第二天店里的生意就好了起來,成明慧收錢記賬忙的有點手忙腳亂。
除了大嬸和小娘子,還有不少漢子進店,他們呆愣愣的站了半天,都是楊氏說買什么就買什么,付錢也爽快。
跟大娘糾纏一天的楊氏覺得真省心啊!
中秋節是縣里最熱鬧的時候,店子當然不能關,楊氏又招了成明慧的堂妹來干活,這才和趙二郎趙老三一起回家。
蓉寶嘉寶早就知道爹娘要出遠門的事,因此放假就背著個袋子像個小可憐一樣,趙二郎剛娶媳婦,正是情濃的時候,也不想帶她們玩,于是兩人就跟著齊鳴謹回家了。
趙二郎拉都拉不住,當然,是跟家里人說過的,趙四郎也跟著一塊去,他年紀大,在眾人心里是半個大人了,有他在旁邊,趙氏才能放心。
唐家有兩輛馬車來接,車廂里面還有書架和小桌子,又寬敞又平穩,蓉寶晃著晃著就想睡覺,她找了個舒服的位置趴下。
嘉寶齊鳴謹也被瞌睡蟲影響,等到家的時候,幾個孩子已經睡成一團了。
丫鬟正要輕輕的將人推醒,齊氏小聲吩咐道:“讓他們睡吧,把車停到樹蔭底下去,再叫廚房備些點心瓜果。”
唐家宅院里面有很多樹,因此風也比較涼快,趙四郎一個人坐在敞軒里看書,桌上一桌子的點心茶水。
他對著天長嘆一聲,覺得自己真是命苦,放假了不能回家就算了,還要一個人在這里讀書。
唐家孫子輩的人很多,算上幾房一起,能排到三十多,大家伙從下人口里聽到姑姑家今天來了客人,就雄赳赳氣昂昂的過來看看。
自然不是懷著善意來的,這些唐家的少爺小姐一點都不喜歡這個歸宗的姑姑,因為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外人搶自己的錢。
十幾道目光在身上游離,趙四郎覺得自己像猴子一樣。
“這就是姑姑家的客人?看起來好像鄉下的泥腿子。”
“讀書人本來就都是窮鬼。”
說話的幾個小孩年紀都不大,雖說童言無忌,但聽在別人的耳朵里就格外刺耳,趙四郎低著頭神色如常的讀書,但內心并不平靜。
齊氏管家很有一套,如今院子里伺候的下人都是自己帶過來的丫鬟小廝,因此這邊的話剛說不久,那邊的齊氏就一字不落的全聽到了,她把手上的賬本往桌上一擱,聲音雖然不大,但里面的寒意十分明顯,“我那幾個嫂嫂確實聰明,只幾句話,就哄得這些庶子庶女像只野猴一樣惹人嫌。”
“也罷,久住唐府終究不是個事。”
旁邊的老嬤嬤心疼道:“小姐,老爺夫人一向疼你,閨女住在爹娘家天經地義,我看哪個多嘴婆子敢到處嘀咕。”
“嫁人了,終歸不一樣。”齊氏嘆了一聲,“我手里還有幾塊地,你過兩天便尋匠師建造宅院,不用太大,最好離家里遠些。”
離開唐家這個是非地,也能親近一點,齊氏手上不是沒錢,只是唐老爺夫妻倆舍不得閨女,又憐惜外孫小小年紀喪父,便想把他帶在身邊多疼些,這才不準齊氏搬出去。
“把鳴謹和那兩個孩子都喊起來,該用午食了。”齊氏又道:“建房子的事先跟老太爺說一聲吧。”
老嬤嬤的眼神動了動,出門就把這話傳的滿府都是,唐老爺子和唐老夫人年紀大了,一直在院子里躲涼,但話自然有人傳到他們耳邊。
“把大爺二爺都喊過來,當爺爺的人了,連個兒女都教不好,將來還有什么出息。”
丫鬟看著震怒的老太爺,立即跑過去請人。
飯剛吃兩口的兄弟倆一下都不敢耽擱,放下筷子就來了,四十多歲的人,低著頭站在門口。
屋內傳來唐老太爺震怒的聲音,“你們就這一個妹妹,她叫你們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