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店鋪的老板,每天收賬,算明細都是她,為什么還要特意去學?
“晚秋,這個還要學嗎?不就是收錢找錢,哪有那么復雜?”
何晚秋看著何靜怡一臉天真的樣子,耐心解釋道:“現在生意一天比一天做得大,以后可不是收錢那么簡單,進出貨的明細,工人的工資,每天的產生成本,還有以后面臨的稅,都是需要專業的人士來解決的,請個外人來管賬,我還不放心呢?!?
“哦。”何靜怡聽得一臉懵,以前她只知道進貨成本,賣出去一臺賺多少錢,這樣去算。
現在聽妹妹這么一說,沒想到里面還有這么多學問。
陳娟跟著道:“大姐,你要學的話可以跟我一起去夜校,那里也有學會計的,我們正好可以做個伴?!?
本來還擔心沒地方學,現在有了陳娟的鼓勵,何靜怡想學的心更堅定了。
“對了大姐,我看你之前的賬都沒記錄,以后你得買個本,專門記錄店內支出明細,不然時間長了,很容易對不上賬的。”
“還有陳娟你也是的,買個本本記錄一下,每筆消費都要記錄,這樣自己心里才有底。”
這年頭電腦不便宜,一臺好幾萬,而且還是那種老掉牙的設備,不然何晚秋都想給兩個店各配置一臺電腦了。
畢竟電腦操作起來就比書本記錄方便多了。
說歸說,當天店鋪關門后,幾人就一同去了那個所謂的夜校。
夜校說白了就是社會學校,里面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都是過來學習技能的,可以理解為藍翔那種技術學校。
通過何晚秋的一番了解,這里的學習種類確實很多,從衣食住行,到人文科學,應有盡有。
不過報名費可都不便宜,從最便宜的三百元到兩千元不等。
陳娟所學的專業跟何靜怡所學的專業都相對便宜,為期三個月的學習,每晚兩節課,各只要五百元的學費。
這筆錢對于何晚秋自然不痛不癢。
不過現在能來夜校學習的人,思維普遍都要比普通人高一層次,不出意外,這些人學成后出了社會,在這個人才不多的年代,絕對是那個領域的佼佼者。
報完名,幾人就回來了,接下來就是每日晚上七點準時去打卡學習就行了。
陳娟倒是覺得沒啥,跟上學感覺差不多。
不過何靜怡倒是很感慨,似乎又回到五年前,那個上學的時代,一切那么的熟悉。
重生九零,我賣麻辣燙買了一條街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