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春筍就有一點不好。
那就是長得太快了。
一根筍你今天來看,還太小,等到明天再來的時候,說不定就已經長開了。
下雨的時候,春筍一溜煙的冒出來,當雨停的時候,短短兩三天的時間,幾乎就看不到筍了。
倒不是說沒有往上冒的了,只是犯不著在山上留幾十人,就為了挖那一點筍。
挖筍的這段時間,山上的族人幾乎都沒有下來過。
吃的喝得都是運筍的人帶上去的。
甚至有的族人餓了直接扒開一頭筍就啃了起來。
下山的時候,王偉特意宰了兩頭豬,給她們烤著吃。
又用蘑菇湯為她們驅寒。
有了巖鹽后,王偉再也犯不著像以前那樣摳搜的了。
這次湯里面的鹽分量適中,鮮味十足,吃的大家是贊不絕口。
因為人手的不足,又因為下雨的原因,院子的擴建只是初具雛形。
盡管騰出來的倉庫都被裝滿了,但還有大量的筍條被擺放在崖壁之下。
看著那碼起來比人還要高的筍條堆,上山采筍的族人笑得合不攏口。
“今年是個大年份,是個大年份??!只可惜這雨結束的太早,不然還能采好多的!”老嫗一邊喝著蘑菇湯,一邊笑道。
她的另一只手中,還拿著一把筍條,當做零食來嚼著玩。
因為不需要采筍的原因,空出來了不少的人手。
負責擴建院落的族人喜滋滋的跑了過來從王偉要人,一張嘴就要劃拉一半的人過去。
不過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王偉給趕出去了。
騰出來的人手只是歇了一天,就有了新的事情。
在那堆積如山的木料旁,他們開始掘地,按照王偉的要求挖一些地道或是坑出來。
等到挖好之后,再用那些女人們扛回來的木頭塞進去塞滿。
最后再在上面蓋上泥土,蓋得嚴嚴實實的,如同一個小墳包一樣。
在北方那些地廣人稀的地方,冬季土法燒炭的人很多。
將準備好的木料埋入地下,用預留出來的孔洞點火,按照火勢的大小燒上半天或者一天后,將所有孔洞徹底封死。
接下來再按照木材的不同燒個兩三天或者天,一窯的木炭就燒好了。
這樣的木炭,燒上一窯就夠一個家庭整個冬天的烤火用料了。
而且最方便的就是用的時候挖出來,不用的時候再多蓋上兩層泥巴,干燥的冬天是不用擔心防潮的問題的。
不過現在燒炭的季節并不是冬天,所以王偉還是要考慮防潮的事情。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