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東西。
唯一不同的是,已經買了食物的那幫人現在是底氣十足,說起話來聲音也大了不少。
而沒買食物的那幫人雖然手里有陶幣,但心中卻始終惴惴不安的,每天早上商市開的時候,他們都會去看看,王族還賣不賣食物,生怕哪一天起,王族突然宣布不賣食物,那他們今年就沒臉回去見族人了。
由于有了采集隊的幫助,漁網的編織速度快了很多。
原本計劃半個月的漁網,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就完工了。
接下來,又花了兩天的時間進行檢驗,處理漁網上面不合格的地方。
一千五百多米長的漁網,重量幾乎達到了十二噸。
也就是說,每米漁網就有十五六斤的重量。
漁網的浮漂用的是林子里采到的一種球果。
球果干枯后內部中空,和葫蘆瓢一樣有著防水的效果,就是天然的浮漂。
等到上了船,開始撒網的時候,這些漁網的底部還需要進行配重,王偉估計,到時候整個漁網的重量將會超過十八噸。
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兩艘船已經能夠做到相隔三百米的距離勻速過河了。
就在王偉檢驗漁網合格問題的時候,鱷魚他們也開始去河里下餌了。
魚餌的種類有很多,新鮮宰殺的,帶著血腥味的肉塊。
熬煮的半熟,帶著濃郁香氣的肥肉。
賣給其余部落,用來裝在魚籠中的普通餌料。
這些餌料,都裝在了竹筐里面,下墜著石塊,上浮著干枯的球果,用草繩連接起來。
竹筐中的魚餌就這樣懸浮在水中,既不會沉下去也不會飄走。
餌料的香味能夠持續數天,又被竹筐保護著,可以確保吸引到足夠的魚群。
一天下來,光是裝餌料的竹筐鱷魚他們就下了一百多個。
早上下的餌料,當天下午,附近的魚群就明顯的多了許多。
等到第二天,河面沸騰的有些厲害,不時有大魚躍出水面。
有的大魚,甚至能有兩三米長。
王偉在河邊看了許久后,宣布讓漁網裝船。
漁網雖然有十幾噸重,但平均到它的長度上后,也不是太重了。
六百多人就像是接力比賽一樣拖著漁網朝前走,等到了入河口的時候,兩艘船早已經在簡易的入河碼頭邊并列等待了。
長長的漁網到了船上后,被整整齊齊的盤了起來,光是漁網裝船,就從上午忙到了半夜。
第三日一早,兩艘船便出河了。
每艘船上,除了負責撐船的族人外,還各帶了兩名負責下網的人和兩個在下網的時候給漁網底部配重的人。
王族除了一些不能停工的產業,剩下的事情都暫時停了下來,所有人都到了大河邊上,等待著上網。
從昨天漁網裝船的時候,人們就陸陸續續知道了,這個網,做出來是為了抓魚的。
一千五百米長的巨網,簡直超出了這些原始人想象的極限。
若是算上那比網兜更長的牽引繩,這張巨網簡直堪稱夸張。
為了這張巨網,王偉最開始抽調了一百多名男女工人。
后來,等到采集隊的人收獲不多后,整個采集隊都過來幫忙了。
最開始那一百五十人整整干了十天,后來,采集隊的三百多人又干了五天,算下來足足花費了三千多個工。
長葉草是現成的,樹膠也是早就準備好了的。
可以說,若是只有一個人編織這張巨網的話,需要足足八年的時間。
這個時代的人,還從未用網捕過魚,所以對于這種漁網能不能抓到魚都是懷著不確定看法的。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