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能靠著人來搬運。
    王族的戰士既然做為了主力,那這些被王偉忽悠著去打仗的家伙,自然就會淪為輜重兵。
    十天的時間,只帶一隊輜重兵的情況下,差不多就是出征的極限時間了。
    當然了,這并不是王偉想要把這些各部落的負責人都帶上的主要原因。
    畢竟輜重兵誰都能當,不一定非得要他們上。
    其次的原因,是這些各部落的負責人都有調動一個部落不少青壯的能力,他們留下來,若是發生了意外,各部落很快就能凝聚起來,到時候小意外也許就會變成大意外。
    沒有了他們,各部落群龍無首,阿母他們只要按部就班的不激起民憤,就不可能會發生意外了。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通過這場戰斗,讓大河諸部的聯系更加緊密。
    人生四大鐵就有一鐵是一起打過仗。
    口頭上說一千遍大河諸部好,同盟是血親的話,也不如一場共同退敵的戰斗更有團結效果。
    而王偉想要的,就是大河諸部的團結。
    所以,別人可以不去,這些各部落的代表,是必須去的。
    哪怕他們去了沒能傷到任何一個敵人,哪怕他們這場戰斗的角色定位只是處理后勤輜重,那他們也非去不可。
    在確定都去參戰后,王偉給他們準備的東西也都被他們扛了起來。
    因為此行需要急行軍,所以不能攜帶草鹿。
    草鹿最大的缺陷就是無法長距離急行軍。
    它們屬于反芻類的動物,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停下來歇息,將胃里面的食物吐出來嚼碎了再吞回去。
    若是長時間不能反芻,草料在胃里面膨脹,它們會被自己吃下的東西活活給撐死的。
    這也是為什么,王偉聽到了敵人擁有馬后,表現的如此激烈的原因。
    有了馬,自己就不會被困在大河沿岸。
    有了馬,就能制作馬車,陸地上的運輸能力將大大的提升。
    有了馬,王族的勢力范圍將會擴大數十倍,能夠輻射到的地方也會更遠。
    這些事情,鹿卻無法做到。
    它們無法駝人,沒有像牛一樣強壯的脖子或者馬的胸膛,自然也不能拉車。
    它們需要反芻,胃又不如牛的大,勞作也排不上太大的用場。
    所以對于王偉來說,這些鹿只能算是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