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參與到事件當中的青桐鎮居民,秦四爺并沒有使用什么手段,反而還勒令那幾個年輕的背后的家族承擔了所受傷者的治療費用。
雖沒對這些人用什么手段,但他也下了命令,若是在青桐鎮再發生此類事件,他絕不會輕饒參與其中的任何一個人。且被破壞的那段路也在他的授意下保留了下來,不允許復原,以此當做對附近這些人的警告,表達他的不滿之情,再有下一次,斷的可就不是馬路了。
秦四爺的命令,是沒有哪一方勢力或是個人敢去違反的,于是那段路就那樣橫亙在原處,路人通行有困難那就自己想辦法,秦家不負責為他們解決的通行問題。
而秦家自己人卻是有辦法的,秦四爺命人針對那段路特制了一條可拆卸移動的短橋,秦家人要經過該路段時會有人提前接到通知將橋架好,不用時便又拆卸收起,對于秦家人來說,并沒有絲毫不方便,有時他們來了興致就會選擇往另一條小路通行,或者是與這條被破壞的道路的相反方向而去,反方向也是能進城的,就是特別遠,比青桐鎮的另一條小路也要遠得多,需要穿過好幾個鎮子才能走上一條進城的路。
但這些對秦家人來說全都不是問題,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全看他們心情,要是嫌麻煩大不了不回青桐鎮就行。
至于那些秦家之外的人該怎么辦?對此秦家表示他們愛怎么辦就怎么辦。
一開始周圍的居民為了方便通行,把被破壞的路段中那些碎土碎石清理出來讓那個位置變成一處凹陷,人可以行走,車輛也可以下坡再上坡這樣來通過,只是需要小心注意安全才行,尤其是開車經過時。
就這樣過了挺長一段時間。
后來是池秋影向秦玉提出讓人去把路修好,可這事秦玉自己是做不了主的,這是她父親的命令,涉及到秦家的臉面問題,她父親一定不會允許讓人把路復原,所以池秋影只爭取到了秦家允許在那個路段上填充石子和泥土將路面抬高與其他位置一樣,變成一段泥土路。
雖說土路比不上硬化后的路面,可這樣一來也要比之前的一個坑留在這兒方便太多了。
后來秦四爺去世,池秋影又讓秦玉把路修好,秦玉又拒絕了她,說是那段路的事確實讓秦家人挺傷面子的,每個秦家人都這樣認為,秦玉也是秦家人自然也就不會例外。這是立場問題,要是就這樣輕輕放過了,以后豈不是人人都會覺得她秦家軟弱可欺?
先前答應池秋影填充一段土路,已經當時秦四爺最大的讓步,也是秦家最大的讓步,所以現在說什么也不能再同意池秋影的要求了。
可這一回池秋影也不同意,她認為秦四爺已經不在了,他立下的什么無理規矩就該隨著他一起去了才對。
于是池秋影和秦玉又打了一架,兩個人都傷得不輕,秦玉頭一次以病人的身份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等秦玉身上的傷勉強恢復一些能夠出院之后她也沒離開醫院,因為她的小朋友還在醫院。
池秋影傷得比秦玉更重,可在那場較量中卻是她勝了,秦玉倒下失去還手之力的時候她還能追上去掐住秦玉的脖子逼迫秦玉認輸。
既然秦玉輸了,自然就要答應池秋影的條件,秦玉是不想就此放過的,秦家的權威受到挑釁這件事可不小,可她偏偏又輸給了池秋影。最后在雙方的協商下,秦玉向池秋影承諾了等她們遷離蘭城的時候她會讓人將那條路復原,而不是立刻就讓人去辦,要再讓那些人長幾年記性,不能這么輕易就把秦家的威懾忘記了。等她們遷走,蘭城這邊的權勢結構自然會更換,秦玉是懶得再管這些破事的,可她不會允許秦家對蘭城的威壓減少,就算不插手蘭城的事,但她說的話在蘭城一定會有該有的分量。
現在秦家的主體已經算是遷走了,修路這事早幾個月晚幾個月在秦玉看來差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