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子的打算是,讓淵國和祁國死磕離國,而我們的數萬大軍,則從周郡出兵,能占便宜就占,占不了,就作罷,讓給淵國和祁國。
而離國現在,已經拉攏了南晉,到時候,南晉極有可能出兵援助離國,對我們出手。”
“明白了,淵國和祁國,到時候,會占據大片的面積,從而影響我們向東擴張的路徑,我們只有拿下南晉,才能繞過淵國和祁國,而且,這一次是南晉主動向我們出手,我們只是正當防衛。”郎中令恍然大悟,一臉喜色。
“妙啊,妙啊!”衛尉幾人接連拍手。
“安國君是覺得,這一戰,有搞頭?”郎中令周儒問道。
安國君今天既然召他們來,肯定已經有了想法。
而且方即墨的安排,對寧國來說,確實是不錯的安排,郎中令覺得,要是自己可以拍板,他一定拍板。
“搞啊,必須搞,離國這些年江河如下,所謂趁他病要他命,我們就要趁現在這個時候,抓住機會,就算搞不死他們,也要把他們搞殘!”
“對!”
“沒錯!”
安國君見眾人士氣大漲,戰意高昂,點頭繼續道:“既然如此,那么明日我便在向大王正式提議此事,派人出使淵國。
另外,我們也要提前為大戰做好準備。”
“兵器、糧草,這些我們都不缺,這段時間,兵員也補充了不少。”郎中令道,“若是與離國單挑,我們沒有勝算,但若是打南晉那盤散沙,那絕對是摧枯拉朽。”
“不僅僅是兵器、糧草和兵員。”安國君道,“還有戰意,不僅僅是軍隊的戰意,還有民間百姓的戰意,朝堂百官的戰意,這一次,務必要上下一心,一戰功成!”
“該當如此,只是,不知安國君打算如何安排?”郎中令周儒想了想,問道。
其余三人也都紛紛凝眉。
要鼓舞士氣,不難,但要調動起所有寧國百姓必勝的信念,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簡單。”安國君答道,“過兩天,使團正式返回云京,同他們一起回來的,還有王室的那些公主。
我們從云京開始,將方小子此行在洛邑所有的收獲,全都公布出去,要在民間給方小子樹立一個謀無遺策的形象,只要民眾對方小子建立起了信心,那么此戰,既然是方小子的布局,那么民眾自然也會有信心。”
“原來如此。”
“明白了,我這就去安排。”
衛尉、少府、治粟內史三人立刻拱手,出了官署。
郎中令周儒卻是沒有立即離開,他的臉上,反而略帶一絲憂色。
“怎么,你還有什么想法?”安國君問道。
“安國君,我只是有些擔心。”郎中令道,“有許多人,年輕的時候做出一點點成就,便會驕傲自滿,緊接著,便會自高處跌落,摔得奇重無比。
這一次之后,方小子此回立下不世之功,此計若成,更是前無古人,他在寧國的聲望,恐怕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頂峰。
到時候,無論是您,還是關內侯,恐怕都壓不住他。
我擔心,方小子從此開始膨脹,最后誤己誤國。”
安國君聽了,捋了捋胡須,笑道:“周儒,你的想法,雖然不是全無道理,但是,也不用過于焦慮。
只要我還在,寧王還在,方小子就翻不了天。
將來,就算我不在了,離開之前,我也會把這小子好好敲打一番,你放心就是。”
“既然安國君如此說,那么周儒領命。”
郎中令躬身施了一禮,臉上的焦慮之色,舒緩了許多。
……
次日,云嵐宮大殿之上。
寧王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