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加州的陽光像是要把人融化。
學校里的不少華人留學生,入鄉隨俗,學著當地居民穿起了沙灘褲和小背心,就連學校圖書館,也都是一派悠閑的度假穿搭。
但是只要仔細看看他們那一張張皺成“川”字的臉,就知道此刻的他們,根本與“悠閑”二字毫無關系。
吳宇恒也坐在其中。
穿著上,他倒是還沒被同化,仍舊是T恤加運動短褲的標配。
八月最后一周,是他正式就讀ACD的第一周。
在他對面坐著的是跟他一起升入游戲設計專業的王宇,左邊則是正在玩手機的林澈。
他的另外兩個室友,高旭東和蔣鵬飛因為均分不夠,沒能拿到專業offer,高旭東去了ACD其他專業,而蔣鵬飛則選擇了另一所大學的游戲設計。
從預科班宿舍搬入大學宿舍后,吳宇恒就再沒見過他們兩個了。
王宇是憑過硬的技術,跟他一起拿獎學金進的專業,但林澈不是。他甚至都不能算是游戲設計這個專業的正式在編學生。
他靠分數是拿不到申請的,但是很神奇的是,他們家不知道走了什么門路,曲線上了個借讀班,國外讀完國內就業的那種,聽說畢業證書會略有不同,但具體有什么不同吳宇恒不知道,林澈也說不太明白,總之就是國外不承認,但帶回國內可以唬人。
吳宇恒覺得這應該是某些資本主義的交易。
這段時間的相處中,林澈幫了他很多忙,吳宇恒也逐漸認識到他確實是個很值得交往的朋友,沒有毅力,但有義氣,能繼續當同學也不錯。
ACD的宿舍雖然還是五人間加一個公共廚房,但比預科班的要更豪華,空間大了不少,而且公共設備也更豐富了,一樓甚至還有健身房,每天都能看到各種膚色的男男女女在里面擼鐵。
林澈作為借讀生,沒跟他們一個宿舍,自己在外面租了個小公寓,但是因為嘴饞,經常跑到吳宇恒他們宿舍去蹭飯。
王宇住吳宇恒隔壁房間,除了他們兩個外,宿舍還一個日本人兩個美國人。日本人在入住時打過招呼,美國人則作息比較陰間,暫時沒碰到。
雖然ACD以學業繁重,畢業困難聞名于世,但開學第一周的課業量確實不足以讓他們大一新生愁眉苦臉的泡圖書館,吳宇恒的同期同學大部分都趴在沙灘上享受初到異國他鄉的快樂。
只是吳宇恒和王宇是異類,下了課就默默加入了愁眉苦臉的大三大四隊伍。
他倆有個共同的目標。
十月的全美高校游戲美術設計大獎賽。
對此,林澈罵他們兩個有病,哪有人大一就報名參加那個鬼東西的?
一年一屆,學長學姐們誰不是到了大四,研究生,學到真本事了,才敢進去闖一闖。
大好的大一時光,就要這么荒廢在圖書館里了。
吳宇恒表示他如果不想參加可以退出小組,去沙灘上享受自己的大一時光。
林澈立即撤回前言:“‘不知天高地厚’的大一新生這名號多響亮!你倆這樣的大神愣頭青,我可不是年年都能遇上的,我必須抱緊大腿,去見見世面。回頭再跟我爸吹個牛,說不聽他老人家一高興,我的新車就有著落啦!”
吳宇恒略微無語,只覺得最后一句才是他的真心話。
不過,林澈確實是他們團隊很重要的一員,自從季靜幫他分析,給林澈安個HR的頭銜,林澈是越干越順手。
他人脈廣,華人圈子里沒人不認識,又酷愛開趴,外國圈子也是混的風生水起。雖然他專業能力一般,但語言是三個人里面最好的。他初中就開始留美了,口語水平完全能夠無障礙溝通,比吳宇恒和王宇這兩個半路出家的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