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仿佛是對照《桃花源記》一般,一行人順著鋼架橋向前走去。
山洞逐漸向內探索,僅留下一條通道,起初通道內還有零星的光源(利用特殊材料吸收外界放射的高能光衰弱后化為可見光),隨著眾人向內探索,周遭漆黑一片,零星部署的光源已經消失,蕭佲啟動戰術目鏡上的紅外探測功能,卻只能夠看到周圍幾名隊友身上散發的紅外光線,周圍的墻壁仿佛黑體一般將所有能量盡數吸入。
當然蕭佲也清楚山洞內的巖體不可能是黑體,這要是黑體,還是這么大塊的黑體,物理學界豈不是要高興瘋了,一個設想中的東西竟然真是存在于現實中。
估計已經有人員對通道內的巖石進行開采,拿到外界后發現完全不具備在通道內的性質,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隨意才沒有采取更加嚴密的保護措施。
如此看來,通道內的巖石擁有如此神異的特性極有可能與位面通道的影響有關。蕭佲暗自揣測。
現場能夠使用的光源只有眾人攜帶的手電,但是手電無論是光源強度還是光線的照射距離與平日里比起明顯減弱。
除了眾人以及眾人攜帶的物品外看向周圍的巖壁都是漆黑一片,只有前方與后方兩條通路呈現在眼前。
但令人驚嘆的是,眾人竟然能夠在通道內接受到微弱的信號,但指示的內容卻很簡單,智能設備能夠輕易讀取。
信號的內容就是為眾人指路,告訴眾人往哪里走是前往武俠位面,往哪里走是回到藍星世界。
看起來很驚悚是吧,但其實這里的信號還是前哨站所設置的。
正常的電磁破進入通道后會發生嚴重的衰減,即便是前哨站所擁有的精密檢測器也只能模糊地發現外界傳入電磁波的信號,而不能解析其中內容。
但要是換裝末日后才制造出來的給予晶核以及靈氣子相關研究制造出的通訊設備卻能夠在位面通道的環境中保持一個較為穩定的信號,如果采用固定線路的方式,使得前哨站與武俠位面中的觀察所信號聯通能夠順利進行。
這種裝置存在的較大缺陷在于,傳輸接收信號都需要消耗晶核為其功能,好在消耗量不大,在承受范圍內。當然除此之外還需要消耗不低的電能。
經過研究,發現以目前工藝能夠使得消耗一枚一階晶核傳輸1.0GB的信息,消耗一枚二階晶核可以傳輸107.GB的信息,消耗一枚三階……
也正是得益于這種裝置的存在,使得華國能夠在武俠位面內布設網絡,能夠與藍星相連的網絡。
要是閑著也可以刷刷視頻,與別人聊聊天之類的,但一人每天能夠分配到這上面的流量只有1GB,這對于2050年的人們來說可真是太少了,一些新潮的上網沖浪基本上可以杜絕了,瞬間的流量消耗就足以將區區一個GB的流量消耗殆盡。
當然動亂之地內也沒有這么快的網速就是了。
流量耗盡后,安裝的AI就會截斷上網許可,除了工作上的內容外,其余行為將得不到網絡,當然局域網除外。
而位面通道內能夠接收的信號來自其中布設的網線上安裝的小裝置,會定時向周圍發放電磁波,雖然受到環境影響能夠輻射的距離相當有限。
但這也足夠了,能夠很好地為進入其中的人員提供指引,避免已經位面通道內特殊的黑體環境引起人的自我懷疑,在懷疑中走了回路,又回到了藍星世界中,這種情況卻又發生,雖然次數不多卻也打擊進入其中的人員的信心。
于是后期工程人員在架設網線的時候順帶的架設了小型的信號發射器,用于指路。
眾人向前繼續行走一段距離,終于抵達了目標地點。
柔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