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抬上來的拍品是兩個卷軸,卷軸旁邊還放著兩個巴掌大小沒有五官的人形石像。
這兩個卷軸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特別的是其中的內容。
還記得當時瓦龍為了收集生命能量而進入到一個沒有任何特點的普通世界時所做的事嗎?
當時瓦龍為了盡可能的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完成任務后奪取了大量普通人的生命能量。
加上當時的瓦龍實力實在有限,所以在掠奪時主要是生命能量,但其他的像什么油氣資源什么的也沒有放過。
還記得當時瓦龍為了日后有可能再找到這個世界,對其進行收割,臨走時給一個人傳教,把自己偽裝成神的使者,讓對方成為自己狂信徒這件事嗎。
當時瓦龍便掌握了信仰的使用,只不過那個時候瓦龍對信仰的掌握僅僅停留在用以定位,而且定位還十分的不準確。
說是皮毛都是抬舉了。
這兩個卷軸中的內容就不一樣了,其中一個所記載的是如何高效收集信仰并將信仰轉化為自身力量。
另一個則是記載如何制作信仰收集器,也就是旁邊的那兩個小石像。
對此瓦龍自然是來了興趣,在聽到拍賣師給出的底價是一千積分后,果斷打定主意,要將其拿下。
這兩個卷軸和小石像的確很有價值,拍賣會的鑒定師和拍賣師都知道這點,只是相比之下,臺下那些競拍者的反應卻是十分平淡。
在他們看來,變強的方式有很多種,通過收割信仰提升,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想要收割信仰的前提是你要有信徒,而在這天底下最難測的便是人心,最不穩定的也是人心。
收割信仰不光要從零開始培養信徒,還是不斷經營自己的人設,必要時還要釋放些所謂的神跡,或是些恩惠,來加強那些信徒的信仰程度,避免他們放心信仰。
而根據信仰程度的不同,信徒又被從低到高分為泛信徒,信徒,狂信徒和圣徒。
泛信徒所能貢獻的信仰非常之低,就算提升為信徒,所能貢獻的信仰也十分有限,只有到狂信徒后,所提供的信仰才會大幅度提高。
而且根據信仰單位的不同,所能提供的信仰也不同,實力越強精神越強,所提供的信仰也就越多,反之亦然。
只是想讓一個有思想有智慧的個體持續不斷的信仰你,本就是一件易事,更別說讓其成長為狂信徒了。
瓦龍:就算是配角也能逆天改命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