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這狗奴國有問題?”
荀攸見劉章表情沉了下來,有些好奇的開口問道。
劉章?lián)u了搖頭,道。
“狗奴國暫時沒什么問題,至少這種小國還不能對我中原大地產(chǎn)生實質(zhì)性威脅,有問題的是站在其背后之人……”
“背后?什么意思?”
劉章并未作答反而閉上雙眼,細細回憶了起來。
對于島國,中原大地歷代的記載很齊全又很模糊,這有些矛盾,尤其是島國人的形象問題上。
徐福東渡的傳說不談,單說正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代,沒錯就是劉章所處的這個時期。
《三國志·東夷傳》中對島國人的描述是:倭水人好沉沒捕魚蛤,文身亦以厭大魚水禽,后稍以為飾。而其中描寫倭女的文字則是:被發(fā)屈作衣如單被,穿其中央,貫頭衣之。
據(jù)《三國志》中記載:“女王國東渡海千余里,復有國,皆倭種。又有侏儒國在其南,人長三四尺,去女王國四千余里。又有裸國、黑齒國復在其東南,船行一年可至。參問倭地,絕在海中島洲之上,或絕或連,周旋可五千余里。”
而到了唐初的描寫就更有意思了。
《梁書》直接將倭人與獸類畫上了等號,其對倭人的描寫是這樣的:扶桑東千余里有女國,容貌端正,色甚潔白,身體有毛,發(fā)長委地。至二三月況入水則任娠,六七月產(chǎn)子。女人胸前無乳,頂后生毛,根白,毛中有汁以乳子。百日能行,三四年則成人矣··· ···男則人身而狗頭,其聲如吠。
不過嘛,這倭人的究竟是人是狗還是猴兒,對劉章而言都不是很重要,唯一的區(qū)別就是,如果真的長相很奇葩,可以考慮留下幾只養(yǎng)在動物園里……
好吧,過頭了。
讓劉章?lián)牡膶嶋H上有兩點,這第一就是劉備,是的正是他劉章的那位好侄子……
其實原本也論不上,不過誰讓劉協(xié)先后認了親,這關系可不就這么定下來了么……
不過要是這么算的話,甘夫人還有糜夫人……
啊……原來這圈子的混亂是會傳染的,就連劉章自己也未能免俗,那話兒怎么說來著?終于活成了自己最厭惡的模樣?
自從烏林一戰(zhàn)結(jié)束,劉備消逝了小兩年了,按照時間推算,即便是劉備帶走的士卒不多,可一旦找到了那幾個小島,能在短時間內(nèi)統(tǒng)一也不算是什么讓人意外的情況。
再加上還有夷州島,也就是后來被稱為臺灣的地方,這里也是有著本地居民的,除此之外還有琉球群島,若劉備真的徹底占據(jù)了這些島嶼,那么以劉備的野心,想要卷土重來也不是很讓人感到意外的情況。
可問題是大漢目前自身的情況,實際上并不太合適與之開戰(zhàn)。
主要問題就是海船,江東的確是拿下了,但江東的樓船雖然不錯,可惜并不太適合進行遠洋作戰(zhàn),而更主要的問題是航路,連年的大戰(zhàn),遠洋的航路早已無人記得,想要重新開始,這需要時間……
可如今的情況是,狗奴國遣使求助,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以劉備、張飛的本事兩年時間還搞不定那幾座島嶼上的土著?劉章是完全不相信的,那么這狗奴國的使節(jié)究竟是來干嘛的?打探情報還是想要誘敵深入?
如果是后者,倒是可以試著玩一出將計就計。
可如果是前者嘛……那就要盯緊了那些世家與當朝的大臣們了……
想到這里,劉章猛的睜開雙眼,看向荀攸道。
“公達,或許魏公心心念念的那位劉皇叔的下落就在那位狗奴國的使節(jié)身上了……”
“哦?念祖如何得知此事?”
看著荀攸淡定的表情,劉章瞬間恍然,隨后笑著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