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個月,霍無風接近昆侖山主峰,一路上霍無風準備了不少的物資和御寒的衣物,因為主峰海拔太高,這一路不會太輕松。
霍無風在主峰之下渡過一個夜晚,吃的是抓到的野兔,往火上一架,慢慢翻轉,一個半小時左右金黃流油的兔肉烤好,霍無風慢慢的吃著,抬頭看著眼前巍峨的山峰,回憶著這一段美好的回憶,忽然有種撒手人寰的想法,但是潛意識馬上將這個想法打碎,自己還沒弄明白自己的身份,怎么就這么離開這個世界。
第二天一早,霍無風收拾好物資,將篝火熄滅。朝著山頂進發。
公格爾山從山腳到山峰的植被情況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呈現出明顯的垂直分布特征。
山腳至低海拔地區(約2000-3000米):
在公格爾山的山腳及低海拔地區,由于氣候相對溫和,降水量適中,這里生長著茂密的森林,主要是由云杉、松樹等針葉林組成,同時也有一些闊葉樹種如樺樹、楊樹等。這些森林為當地的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棲息地,也是山區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低海拔地區(約3000-4000米):
隨著海拔的上升,氣溫逐漸下降,森林逐漸過渡到高山灌叢地帶。這里的植被主要由杜鵑、山楂等耐寒灌木組成,它們能夠在較冷的環境中生存。這些灌木叢不僅為野生動物提供了食物,還起到了防風固土的作用,減少了水土流失。
中高海拔地區(約4000-5000米):
在更高的海拔地區,由于氣候條件更加惡劣,植被變得更加稀疏。這里主要是高山草甸,生長著一些耐寒的草本植物,如羊草、嵩草等。這些草甸不僅是當地牧民放牧的地方,也是許多高山動物的棲息地。
高海拔地區(約5000-7000米):
在接近雪線的高海拔地區,植被變得非常稀少,主要是一些耐寒的地衣和苔蘚,它們能夠在極端的環境中生存。這些植被覆蓋在巖石表面,為高山生態系統提供了最后的生命支撐。
雪線以上:
超過雪線的區域,幾乎沒有植被生長,只有裸露的巖石和冰雪。這里是公格爾山的無人區,環境極其惡劣,只有少數適應極端環境的微生物能夠生存。
霍無風經過三個月仔細的尋找和攀登,目前就走到了雪線部位。原本以為即使是神仙也會選擇溫度濕度相對來說比較舒適的中間部位,但是霍無風就差把草都翻過來了,也沒有發現一點蛛絲馬跡。結果就是霍無風卡在雪線這里,不知道是繼續向上還是再次返回尋找。
在雪線以下的一個山洞里,霍無風抓捕兩頭雪鹿,將他們的肉烤成肉干,食物準備充足之后,霍無風向著雪線以上開始進發。
雪線以上剛開始只是薄薄的一些雪,隨著向上雪層開始變厚,這些積雪的表面都被凍的很硬,人踩在上面不會立即開裂,但是當你把所有重量集中到腿上之后又會突然崩裂,然后就是陷入齊膝的雪中。霍無風攀爬走路已經不是一米六一米七了,那是忽然一米七忽然一米一啊!
九轉暗黑決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