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是有會(huì)說話的人了。
但還不夠。
天子目光所致。
皇長子徐璟開口:“父皇,兒臣以為,齊國來犯,大武必戰(zhàn),軍中有龍虎二將,既然南宮朔將軍無法抽身,那便可派遣虎將楊正虎北上,暫代邊軍指揮一職!”
南宮朔面色鐵青。
剛想說話。
卻被兵馬司指揮曹淳打斷:“陛下,北邙是武國要地,絕不可失,臣以為,楊正虎將軍不但要去北邙,還需帶兵前往馳援,虎嘯營盡數(shù)而出,定能御敵!”
“而這洛京都城,一眾齊國暗探已除,城防守備有兵馬司和陛下的羽林衛(wèi)禁軍即可!一切,以大局為先,以江山為重吶!”
三個(gè)人,一臺戲。
一唱一和間。
便卸了南宮氏族在北邙的三十萬兵權(quán)。
果真是好手段。
已經(jīng)退至一旁的徐炎。
總算明悟。
從天子召南宮朔入京開始。
這一棋局。
便已經(jīng)開始落子了。
南宮朔暗暗咬牙。
他南宮氏族為武朝守北邙之地?cái)?shù)十年。
對朝廷忠心耿耿。
卻不曾想。
遭人猜忌,得不到天子的信任。
如今。
竟利用齊國為引,卸南宮氏族兵權(quán)。
可悲吶!
南宮朔長嘆一口氣:“陛下,楊正虎將軍統(tǒng)領(lǐng)虎嘯營,主洛京守備,若楊將軍離京,洛京守備虛弱,恐有宵小趁虛而入,洛京才是朝廷根本,不可冒險(xiǎn)!”
“而末將在北邙長大,對于北邙地勢熟悉,與邊軍并肩作戰(zhàn),也配合默契,今齊國來犯,懇請陛下準(zhǔn)許末將歸北邙,退齊敵!”
天子眉宇愈發(fā)沉了。
讓南宮朔離去?
不可能!
猛虎出山,豈能歸林?
南宮朔見天子不為所動(dòng)。
便再次說道:“陛下,國事當(dāng)頭,當(dāng)以大局為重,待末將退敵歸來,便遵圣意,與安國侯千金完婚,此后便定居洛京,再不還鄉(xiāng)!”
想要破局。
就得有取舍。
南宮氏族有如今的地位。
全是先皇所予。
今朝天子要收回。
能給,但不能隨便就給!
天子忌憚北邙三十萬大軍。
又恐強(qiáng)齊來犯。
兵權(quán)若不收回。
天子位危!
而南宮朔父親,南宮庭已經(jīng)年邁,又有舊疾加身。
若是卸了北邙兵權(quán)。
安天子之心。
換的族人安度晚年。
至少比天子動(dòng)用最后手段。
落得個(gè)全族盡屠的好。
話已說到這個(gè)份上。
不可再逼。
天子輕嘆,正欲應(yīng)允。
順勢而下。
徐炎卻開口了:“南宮將軍,虎嘯營不可離京沒錯(cuò),但本王善戰(zhàn),不輸諸位前輩將軍,北邙邊軍指揮,本王亦可往?!?
跟著。
徐炎看向天子:“父皇!兒臣生于軍中,當(dāng)為朝廷立功,懇請父皇,允兒臣入北邙,退齊敵!”
眼看著機(jī)會(huì)流失。
徐炎還想放手一搏。
天子原本緩和的臉色。
立馬就沉了下去。
徐璋搖頭。
蠢貨!
北邙兵權(quán),當(dāng)卸在即。
徐炎這一番話。
亂了方寸!
天子咬牙,怒目而視。
想殺一個(gè)人的眼神。
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