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明敵手狀況,便妄加評議,無非口利而已。現今之計,要么強攻關卡,要么退守另謀他法。此地扎營,易遭偷襲,絕非久留之策。”
負責后勤物資供應的文臣付巖表示贊同并補充說:“各位所言極是,但目前我軍的糧草都集中在漢中地區,并通過漢中經由祁山郡運往京城。這已經是蜀國境內能夠調集到的全部糧食了。軍隊一路上只能依靠截取運送糧草來充饑,如果這條重要的補給線被切斷,那么二十五萬士兵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更別提其他事情了。”
這時蜀王親自出面勸說眾人:“然而現在我們對實際情況一無所知。我剛剛來到這里,甚至還沒來得及知道第二道關卡的名字,就已經遭遇敵軍阻攔。如果無法前進,又怎么能談論收復兩座城池呢?戰爭尚未開始,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難道就要這樣灰溜溜地撤軍回去嗎?”
文臣程軍提議道:“雖然我們在此處受到圍困,但也并非走投無路。我們兵力眾多,可以考慮分兵出擊,從其他道路同時進攻。這次行動必須迅速果斷,因為用兵越多,糧食消耗也就越大。而目前國內的糧食無法運出來,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就越不利。”
蜀王亦知其理,頷首稱是。確然,若全軍困于此,待糧盡,唯有死路一條。分兵多路突破,只要有一路得入,倚仗兵力優勢,勝利不過遲早之事。蜀王轉身望向其謀士。
謀士紀感,長嘆一聲:“若此次乃蒙天鴻謀劃,能據一道關卡,其余關卡亦不會疏漏。即便爾等分兵再多,亦無濟于事。”蜀王滿臉愁容,問道:“敢問紀先生,可有妙計破此局?”
紀感自問自答道“知道為什么蒙天鴻能順利占領很多關卡么?關卡的防御方向都向著蜀地外,但是關卡對蜀地內地的防御卻很弱,士兵為了方便進出關卡,還在關卡后面修了很多道路。只有在關卡背面進攻才能用最少的代價占領關卡。所以我敢肯定現在所有的天險道路的關卡,都應該換人了。分兵攻擊也是無用功。”
蜀王點頭,“的確如此,當初修建關卡就是為了抵抗外面進攻蜀地的敵軍。從來沒有想到過抵御蜀地內的敵軍。但是我們要怎樣才能繞到關卡后面呢?”
紀感“現在正面強攻只會吃虧,但是為什么一定要用我們這里的軍隊繞過去呢?現在的情況是在蜀地的蜀國太守,應該還不知道這里的情況,如果蜀國所有太守都知道蜀王在進攻關卡,讓他們加入到戰爭中,那么他們的進攻就是從后面進攻關卡。”
蜀王不斷的點頭認同紀感的分析。
紀感接著說道“而且蜀國太守聯合起來,兵力也不可小覷,硬拼兩座城池也不是不可能,也許不用蜀王動手也能奪回關卡,城池。所以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怎么進攻,而是怎么把消息傳遞進去,通知蜀地內的蜀國太守出兵。”
蜀王大喜,剛才那片愁云消失的無影無蹤。蜀王很清楚剛才的現狀,軍隊攻下關卡的概率幾乎為零,換成簡單的詞語,就是不可能攻下關卡的。
哪怕自己帶了25萬大軍,也只能耗死在關卡,這還是第二座關卡,再深入進去,誰知道還有多少座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