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實際上他們缺乏前瞻性和預見性,只有當問題出現之后,才懂得如何去解決,可謂典型的“馬后炮”或“事后諸葛亮”。
下等人:則是在危機降臨之時,才開始學習如何應對危機。他們整日被各種事務纏身,辛辛苦苦地忙碌一整天,好不容易才將事情處理妥當,但緊接著又有新的問題涌現出來。有時,他們甚至會因自身不當的決策而引發諸多麻煩。
盡管如此,這類人心懷責任意識,渴望把事情做好,卻往往力不從心。而且,他們做起事來效率低下,同樣一件事,別人或許只需一天就能完成,可他們卻需要花費數日之久。不僅如此,他們每天總是忙個不停,看似功不可沒。其實很多都是自找的無用功。
”
蒙天鴻言罷,微微抬起下巴,示意吳王查看擺在桌上整齊有序的諸侯資料。
吳王如夢初醒般地意識到了一些問題所在。他開始認真審視起每一件事情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和潛在影響。
經過一番細致入微地觀察與分析后,吳王驚訝地發現許多看似功勛卓著之事,實際上并非源于創新或妥善解決既有問題,而是由于之前未能妥善處置而被迫延續下去;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些所謂“功勞”不僅不應被視為功績,反倒應歸咎于失誤所引發之惡果!
與此同時部分臣子表面上功成名就然若深入剖析其所為實則對未來潛藏巨大風險隱患!特別是一些新的改革,沒有前瞻性,鼠目寸光,為以后留下禍患。以后這些禍患又會成為他們功勞的一個組成部分。
吳王不禁陷入深思之中……以前治理吳國的時候,就從來沒有從深處想過,為什么有些地方可以安枕無憂,還能提供豐厚稅收。有些地方一直忙碌,表面上顯示出很大的功勞,卻稅收平平,民怨極深。
這時蒙天鴻打破沉默問道:“陛下您是否曾要求眾臣務必取得顯著政績方可參加考評呢?”
吳王頷首作答:“確有此事如此方能顯現孰能孰庸??!”
蒙天鴻接著說道:“然而事未必做得愈多便意味著功勞愈大呀。倘若各項條件相近,獲取之利益亦相當,且未損及百姓權益贏得之民心,相差無幾則足見,做事愈少者,其才愈高吶!故而無須強求部屬非得多做事,以作評判。只需關注他們能否深得民心、替子民謀取最大福祉即可高下立判矣!如果必須要求他們弄出成績。那么他們只有不顧民眾弄出新辦法,萬一鬧出事端,最后只能讓國家失去公信力。功由他們領,禍由國家擔。治理國家不能有強行不斷亂增加的政務為標準。一切符合自然,符合依民眾民心而定。的確有很多懶惰的人,是懶惰還是人才,不該由皇帝看情報就判斷,把這個評定的權利交由民眾對衣食住行的滿意度來定。相信真正的政務高人能夠做到,讓大多數民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