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靈和喬玦前腳到家,鞠敏也把廠里的事情安排好和彭巖帶著孩子回來。
小翼銘正是香香軟軟最討人喜歡的時候,一到家就成了家里的團寵,誰進門的第一句話都是“小翼銘在哪兒呢”。
鞠文啟和張永梅看到外孫回來當然也高興,不過為了孩子考慮,他們還是勸鞠敏先帶孩子回鎮上,過年的時候再回來。
為啥呢?
因為家里沒有暖氣也沒有地熱,全靠燒炕然后關窗關門捂著屋里才暖和一些,常常是炕燒的燙人離了炕就凍腳,小孩兒沒有大人皮實,萬一感冒了可咋整。
就算不感冒,這屋里干巴巴的空氣也不流通多容易生病啊。
其實都不用張永梅說,鞠敏自己也挺擔心的。
為了讓小翼銘待的更舒服一些,鞠敏特意指使彭巖去云河買一臺加濕器再買一個電暖氣,有了這兩樣小翼銘就能舒舒服服的待在家里了。
彭巖做事很周到細致,特意叫上尹凱旋,兩個人都開著車去云河買回好幾臺加濕器和好幾個電暖氣。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然要讓家里所有人都改善生活條件啊。
車子停在門口,他們往家里搬加濕器和電暖氣的時候有村里人過來湊熱鬧,問他們這都什么東西。
尹凱旋給他們解釋,他們覺的有意思,有幾個自認為跟鞠家關系好的人非要進來看看這加濕器和電暖氣都怎么用。
看完了,當著面兒說挺好,背地里又說鞠家人有倆錢都不知道怎么嘚瑟好了。
在他們看來,村里小孩兒大冬天的都在家待著沒有電暖氣也沒有加濕器也都好好的,他們花那么多錢買這些就是有錢燒的。
其實吧,就是人家有自家沒有眼饞,心里發酸。
鞠靜聽說這些后回家當成笑話說給家里人,鞠文啟和張永梅首先想到的就是低調,話里話外還有怨怪彭巖亂花錢的意思。
他們就覺得給小孩子花這個錢值當,給大人花這個錢就不值當。村里別人家都沒有就自己家有,顯得自家太格楞子,也難怪別人會說。
夫妻倆既然這樣說,那三姐妹可有一大堆的道理要跟他們掰扯。
“爸媽,你們這么說可太沒道理了吧。照你們的意思,別人家沒有的咱們最好也別有,那別人家還沒有名牌大學生呢,咱家小不點兒就不該考大學了唄。”鞠靜反駁道。
鞠敏馬上接話道“靜靜說的有道理。咱們過日子是給自己過的,你們管別人干嘛,咱們自己過的舒服、得勁兒就行。再說,咱們花自己的錢又沒花他們的,用得著他們同意嗎,不同意看不過去他們也管不著,就讓他們酸去唄。”
大姐二姐說完齊齊看向鞠靈,就等著她給最后一下子呢。
鞠靈也沒讓她們失望,清清嗓子倍兒嚴肅認真用對待科學的態度對他們說道“日子都是有人家過的好有人家過的不好,咱們在村里肯定屬于過的好那一撥的。既然這樣,咱們就應該繼續好好過,讓過的不如咱們的人家朝咱們看,加快追趕的步伐,這樣全村才能發展的更快。要是咱們為了遷就他們就這也不買那也不用的,咱們村得什么時候才能發展起來。”
這番理論乍聽起來像是胡謅,仔細琢磨琢磨似乎還挺有道理,鞠文啟和張永梅都被她忽悠住。
鞠靜朝她豎起大拇指,贊道“你們看,還是得參加辯論比賽吧,就咱小不點兒這嘴皮子誰能說得過她啊。”
在鞠文啟和張永梅完全接受鞠靈這番理論之后,這夫妻倆竟然還生出一股子莫名的自豪感呢。
看到沒,村里越發展越好跟他們鞠家還有很大的關系呢,這事兒擱誰身上誰不自豪啊。
他們也不算是瞎自豪,富裕村發展的這么好確實跟鞠老三家有關系啊。
鞠文啟支持自家姑娘上學,一開始村里人說鞠文啟有病,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