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壯觀。
“都是你的了?”馬玉丘問鞠靜。
鞠靜得意的笑笑,嘆口氣:“是啊,都是我的,我可真花了不少錢。”
“你們姐妹倆可真行”,馬玉丘又沒頭沒尾的來了這么一句。
不過鞠靜聽懂了,又得意的笑起來。
馬玉丘說的姐妹倆是她跟大姐鞠敏,說她們倆行是因為他們在無意間竟然改變了整個富裕村的耕種模式。
以前,富裕村的人純靠農作物種植維生,水田加旱田,看天吃飯,只要不趕上大災的年頭那就肯定不會餓著。
現在的富裕村人在餓不著的基礎上想要賺更多的錢。地就這么多,想在種地上賺更多的錢就得搞點兒花樣。巧了不是,這個花樣都不用他們動腦想,鞠家大姐就給他們想好了。
鞠敏的廠子需要木耳、蘑菇等特產,為了供應工廠而搞木耳菌的人家收入明顯增加,村里有越來越多的人家開始跟著搞起來。
木耳菌這玩意兒也不是想弄多少就弄多少的,人的精力有限,家家都弄的話人工也不好請,所以大部分人家都弄但這些人家的規模都沒有特別大。
即便沒有特別大的規模,想把木耳菌弄好也不輕松,一塊旱田弄木耳菌,其他旱田勉強還能種,但是水田就根本沒有時間精力去弄,再加上水田本來就比旱田難種許多許多,在種種背景之下,鞠靜提出承包村里的水田就非常順利!
這種關聯村里人都沒發現,馬玉丘一個不住在村里的人倒是想的明白。
“我帶來的那些資料你還沒看,我倒是都看過了”,馬玉丘看著水田盡頭的大河對鞠靜說道:“你這邊條件真的不錯,地邊就是大河,地中間還有一塊兒甸子地,就算遇上干旱地里缺水鴨子也不會缺水。”
馬玉丘提到甸子地,鞠靜就順勢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甸子地我不打算種了,看看能不能挖出一個水塘來,然后研究研究死水塘養魚什么的。我也不會養特別多,主要就自家吃和送人,投入不會特別大”,鞠靜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