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歷七月中,鞠文啟接了個大活兒。
村里小學要重建,木匠活外包,他憑借更低的出價以及更短的工時擊敗同村趙木匠得到這個機會。
學校要在九月一號開學前建好,鞠文啟不僅要負責房梁門框這些木匠活,還負責打桌椅板凳,從早到晚就沒有閑著的時候。
地里沒活的時候張永梅就把孩子都交給張永麗看著,自己也過來給鞠文啟打下手。
緊趕慢趕,總算在開學前順利完工。
鞠文啟手藝好,干活實誠,最主要的是便宜,小學校建成后四里八鄉又有不少人家找他打家具蓋房子,鞠文啟幾乎來者不拒,只要能賺錢不管多累多忙他都能忍。
勤快人餓不死。
收秋之后天氣越來越冷,木匠活暫時沒法干,鞠文啟又跟村里一部分男人一起進山搞副業。
所謂的副業就是進山扛木頭。
大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環境里,幾十個大老爺們兒白天扛木頭晚上擠在一張大通鋪上睡覺,吃的是雪水煮的只有一點點鹽味的蘿卜土豆,條件真的非常艱苦。
鞠文啟不是第一次去搞副業,他的后脖頸上凸起一個大肉包,那就是扛木頭壓出來的。
張永梅在家待著也不清閑,收完秋張永麗就回家了,她一個人照顧家里三小一老,天氣好的時候進山撿柴禾,晚上還要抽時間給一家老小做衣服絮棉襖棉褲。
鞠敏和鞠靜真的特別懂事。村里的孩子成天在外邊瘋跑,院子前的河面結了冰,天天都有孩子在上面滑冰車,倆孩子卻一次都沒有去過,就在家幫著照顧鞠靈和瘋奶奶。
張永梅也勸她倆多出去跟村里的小孩兒玩一玩,鞠敏扒拉著不倒翁悶悶的回答道“我不愛跟他們玩。”
哪里是不愛跟別人玩,是每次玩都要被欺負,都會聽到一些不好聽的話,她們干脆就不跟別人玩了。
一開始張永梅不知道這些就以為是自己家孩子格楞子不合群呢,有一天她無意中聽到一群孩子背后議論鞠敏姐妹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村里人都知道鞠老三家窮,鞠老三夫妻倆去誰家串門誰家都害怕,就怕他們張口借錢。鞠老三家孩子去跟別家孩子玩,但凡誰找不見什么東西都會怪姐妹倆,說她倆是小偷,自己沒有就偷別人的。
孩子懂什么呢?其實就是家里大人說的多了被他們記住,轉頭再說給鞠敏姐妹。
鞠靜還小不大懂,鞠敏卻什么都明白,她跟那幫人解釋不明白,也不樂意總被人說,那干脆就拉著鞠靜不去跟別人玩,省事兒。
張永梅躲起來狠狠哭一場,再面對孩子的時候就像什么都沒有發生過。
轉天鄉里有大集,張永梅讓鞠敏看顧好家便早早的去趕集,一直到傍下午才回來。
她買不少東西,鞠敏姐妹好奇的圍著她背回來的大袋子看,明明好奇的不行卻還等著她發話才敢打開袋子。
張永梅心疼的看著倆閨女,輕聲道“打開看吧,有給你們買的東西。”
原本張永梅是打算給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