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徒張懌,假父之名,竊取桂陽,荼毒百姓。”
“先聚私兵,南下行胡虜之事,后扮惡匪,境內做賊盜之猖。”
“如此郡守,上負圣恩,下負黎民。為桂陽百姓計,為荊交商路計。清遠士頌,起義兵萬人,誓討窮徒,望桂陽義士,勠力同心,咸與義舉,以還桂陽上下安寧。”
這篇簡短的討伐檄文,在蔡家商隊被打劫后,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桂陽郡內各處。
結果,硬是把張懌給氣笑了。
最開始聽說蔡家商隊,將帶著價值巨大的商品北上后,他是動了打劫心思的。
但后來,他爹張羨特地囑咐他,不可妄動。張羨畢竟老道,察覺出這次商隊有鬼。
而士頌這邊,看到商隊都快走出桂陽郡了,便直接發消息郭鐵。硬是讓桂陽盜匪們帶著人把蔡峰的商隊打劫了,然后賊喊捉賊,栽贓給了張懌。
張懌越想越有氣,就你小子,毛都沒有長齊,也敢冤枉老子。
他立刻召集起自己手下的一萬多桂陽軍,然后開始進行出征準備。
按照他的想法,士頌若是不來,他肯定要打到清遠去的。
但士頌既然發布了檄文,當然是做好了準備。
檄文一夜傳遍桂陽,士頌的五千清遠軍,加上商隊護衛軍一千多人,即刻兵進湞陽。
湞陽縣城,距離清遠較近。也被士頌滲透最深,湞陽縣令見到清遠軍先鋒錢振后,絲毫沒有猶豫,立刻投降。
清遠軍在湞陽駐軍三日,匯合了來自荊南各郡的“義兵”后,讓原來的盜匪頭子郭鐵,率領三千多義兵為先鋒,聲勢浩大的攻擊曲江。
得到這個消息,張懌坐不住了,立刻點齊桂陽軍萬人南下,準備在曲江迎戰。
他的這支桂陽軍內,戰力最為強悍的三千人乃是張氏宗族子弟兵。平日里打劫商隊,剿滅桂陽盜賊的主力,都是他們。
這群人的斥候,自然是對桂陽境內的盜匪無比熟悉,打聽清遠軍消息的斥候,在認出了郭鐵后,立刻將這個消息帶給了張懌。
張懌嘴巴一抿,神色很是不耐。“我說士頌那小兒,膽子怎么變大了,原來是聯系了郭鐵這群蟊賊。”
“真是笑話,以為有了帶路的,這桂陽郡就能通行無阻?”自從去年打劫了士頌后,張懌越發看不起士頌。在他眼里,士頌不過是個只會做生意的地方官吏罷了。
他心里預計,這次士頌北上,多半也是被往來的客商們給逼急了。
畢竟孫堅離開后,自己收了更多的稅不說,下手打劫的次數也變多了。
“郭鐵那群蟊賊當先鋒軍?士頌是不是傻啊,那郭鐵想給他老爹郭石報仇,忽悠士頌出錢出糧食,士頌也不想想,他郭鐵怎么可能是我們的對手。”張懌麾下,顯然都對這次的敵人不太在意。
“少將軍,不如我們主動出擊,全殲這伙蟊賊,以壯我軍聲威。說不定士頌小兒的那些商隊護衛們,聽說了蟊賊們的大敗,就立刻逃回清遠去了也說不定。”
“對,對,然后再讓士頌給我們桂陽軍賠錢,送酒送女人我們。交州說起來是一個州,人口只怕還不如我們桂陽零陵兩郡人多,說不定不止士頌,就是他老爹士燮,也得乖乖的給我們桂陽孝敬錢。”
張懌手下的左右都尉二人,都是張家的宗族子弟。
上次得過好處,這次對手又是被他們擊敗過數次的蟊賊,都想當然得以為,這次也會和從前一樣。將是一次很輕松的戰斗,和從前剿滅桂陽盜匪的戰斗沒有什么區別。
張懌本來就心癢,被左右這么一勸,想想也是。只要一戰立威,后面是打是和,勒索多少錢財,主動權都在自己手上。
但他也不是狂妄之徒,知道用兵還是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