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和士頌,各自上表朝廷,希望朝廷治對方的罪,但是誰也沒有得到朝廷的支持。
李傕郭汜把劉表當自己的外援不假,但是他們兩人也都收了士頌的賄賂。所謂拿人手短,他們兩人在董卓手下時,士頌給董卓孝敬的時候,也都給他們兩人單獨獻禮。
何況現(xiàn)在他們二人執(zhí)政,更從士頌那里收了不少好處。
于是朝廷發(fā)出旨意給還在荊州的趙岐,讓他斥責劉表和士頌二人的胡鬧,要求二人立刻停戰(zhàn),安定荊州百姓和徐州流民為先。
本來士頌剛剛吃了二十多萬流民,還有一萬多戰(zhàn)俘,正需要時間消化。
于是,他在武陵學院上面發(fā)表了一份聲明,好像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了朝廷的安排。
說是只要劉表不打荊南的主意,自己也就不北上討伐他了。
而劉表這邊,損失了近三萬軍隊,試探出了士頌的底線。加上又收到了荊南水軍重建的消息,而且戰(zhàn)船上,居然還配有重弩機關,聯(lián)想到武陵學院中突然出現(xiàn)的墨家學派,劉表心里也沒有底了。
最后,他也宣布接受朝廷的調解。
但私下里,他找來了蔡瑁、蒯越、蒯良、劉先等人,又開始合計如何對付士頌。
最后還是蒯越想出一個可行的辦法。
派人扮作流民南下,在士頌新設立的流民營地內散布謠言。
就說士頌殺了護衛(wèi)你們的荊州軍,接下來,就是要殺你們了。
即便不殺你們,也要把你們賣到交州去當奴隸。
不得不說,這個辦法還是有效果的。
荊南將軍府這邊的流民安置,因為這些流言,很難展開。
士頌私下建立的流民收押營,已經收押了三千多人。
按現(xiàn)在的形勢發(fā)展下去,這個人數(shù)只會越來越多。
“主公,這次流民安排不同前次,這次流民剛剛南渡,便看著我們將荊州軍襲破。他們本來就是躲避戰(zhàn)亂而來,現(xiàn)在定然是人心惶惶,甚至想要逃離荊南。”
“加上襄陽那邊的奸細,有意散布謠言,這些流民大多不愿南下接受屯田。”桓階看著不遠處的羅縣流民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偷襲得手后,士頌一直和手下謀士們商議如何安定百姓。
本來,以為給百姓分田地,讓其屯田,可以被百姓接受。
結果士頌高估了百姓對戰(zhàn)事的承受能力,偷襲得手之后,到朝廷的調節(jié)特使到來之前。
就這短短一段時間,流民的情緒起伏不定,士頌花費好大精力,才沒有讓這二十多萬流民生出大亂。
“罷了,流民營還是老辦法,按大漢律法治理,等過了今冬,明年開春后,再一條條的頒布新法。至于不愿南下屯佃營的百姓,就讓他們留在長沙郡的流民營。”
士頌看著流民營許久,最終還是做出了讓步。
“每家每戶,老人和孩子可以領過冬的救濟糧草,但必須在救濟站當場就餐,不得帶走。至于年輕力壯的,不論男女,沒有任何救濟。”
“但我可以提供給他們工作。男的,趁著冬天,給我把長沙郡內各大小城鎮(zhèn)之間,還不完善的馳道給我修好了,按每天的勞力結算糧食。女的,由我荊南將軍府提供原料和機器,到流民營內的織布廠織布,也靠自己的勞力換糧食。”
其實士頌這也是在冒險,讓大多數(shù)的流民留在長沙郡。這些人就成了定時炸彈,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發(fā)生動亂。
就在這時,士頌個人很不喜的廖立,用他的公鴨嗓子立刻開火:“不行,還得在各流民營內,特別發(fā)出告示。若是有一技之長的流民,或者說是想要效力荊南的流民,到流民營屯長處登記,我們可以另外安排工作。”
廖立的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