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李傕隨董卓入關以來,到前次擊敗楊奉手中的白波軍和南匈奴聯軍為止,前后主要作戰六次,六次皆獲全勝?!?
士頌的臉色微變,不過也笑道:“西涼軍不是敗給了孫堅的豫州軍嗎?”
毛玠就當沒有聽見士頌的話一樣,開始一條條陳述西涼軍團飛熊軍的戰史。
“董卓猖獗,關東諸侯聯兵討伐。名將朱儁逃離長安,在中牟駐軍,后得陶謙手下丹陽勁卒數千,背靠陳留和穎川二地世家的供給,和聯軍呼應?!?
“可結果呢,李傕郭汜率領飛熊軍南下,擊破朱儁軍于中牟。大敗朱儁不說,還直接殺入了陳留、潁川諸縣,所過之處,無復遺類。”
“陳留和穎川二郡,當時正是關東諸侯的駐軍地,被飛熊屠殺得一塌糊涂,可就沒有人敢出手攔住飛熊軍,可以想象當時的飛熊軍,何其兇猛?!?
士頌微微點頭,但心中對李傕郭汜的看法并未改觀。
朱儁對付黃巾軍那種烏合之眾還行,對付正規軍,好像就沒什么名頭。而且聽說被自己所殺的交州太守朱符,就是這位朱儁大將軍的兒子。只是因為行為不堪,被朱家除名了而已。
還好李傕郭汜交兵,一拘天子,一綁百官,朱儁性格剛烈,當場就氣死了。不然自己入關之后,還真不知道如何面對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后面精彩內容!
雖然士頌的反應不大,但毛玠還是扳起指頭,繼續數了下去。
“后來董卓被殺,李傕郭汜二人叛反長安。王允讓徐榮、胡軫率軍迎戰,結果呢,同是西涼軍,飛熊軍的戰力遠在徐榮手下軍隊之上?!?
“李傕正面沖殺數次之后,徐榮、胡軫連敗數次。胡軫最后畏懼請降,徐榮死于亂軍。當年董卓之所以能安然撤至長安,全靠徐榮斷后啊,徐榮用普通的軍隊,先是擊潰了曹操的追兵,后來和孫堅也是互有勝負。若非如此,孫堅怎會輕易撤走。”
“徐榮是西涼軍中最能用兵的人了,可在不講理的飛熊軍面前,一樣毫無辦法?!?
這個戰績,倒是讓士頌高看了李傕郭汜幾分。
歷史上的徐榮,擊敗曹操、孫堅,是公認的名將。但面對李、郭飛熊軍,依然戰死。雖然和胡軫投降不無關系,但李傕、郭汜絕對不是曹操、孫堅那種級別的軍事家。
他們能擊殺徐榮,只怕主要就是依靠飛熊軍精銳善戰。
見士頌的臉色有些變化了,毛玠知道自己的勸說有了些效果,趕緊趁熱打鐵。
他繼續講道:“而后,李傕郭汜率軍兵圍長安,城內本來就人心不穩的西涼軍舊部,在前將軍趙謙、太常趙溫兄弟的帶領下,為他們打開了城門。”
“但城內,還有溫侯呂布的并州軍,在呂布的率領下,和飛熊軍在長安城內,展開巷戰。呂布英勇無敵,但猛虎架不住群狼,最后只能帶著并州軍殘部,逃離長安,跑去兗州和曹操搶地盤。”
“后來馬騰、韓遂聯兵東來。甚至還聯合了侍中馬宇、右中郎將劉范、前涼州刺史種劭、中郎將杜稟等人,想要攻入長安。結果呢,李傕還是帶著飛熊軍迎敵?!?
“他們和馬騰等人,大戰于長平觀下,沒有任何花招,雙方都是騎兵,正正當當的對沖,結果聯軍大敗。種劭、劉范等皆死,要不是馬騰有個好兒子,為他沖出一條血路,只怕也得交待在那里?!?
士頌搖搖頭,說道:“馬騰手上,多是羌人,不如漢人紀律嚴明,多半是吃了這個暗虧?!?
“如主公所言,馬騰敗后,暗中聯系關內降羌。在興平元年,馮翊降羌叛亂,寇關中諸縣,這些人來去如風,其他部隊追擊不上他們,最后還是用得飛熊軍?!?
“當時由郭汜、樊稠統兵,剿滅了這些羌族叛軍,斬首數千,隨后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