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還保留著焚燒的痕跡。
還好士頌自己帶了些簡易輜重,六百頌衛營將士,很快就將棚區改造成了真正的軍營,讓邊上的駐扎的其余“勤王”部隊瞠目結舌。
看看頌衛營的裝備輜重,再看他們自己,立刻讓他們明白,為什么荊州軍能擊潰李傕郭汜。
在頌衛營面前,他們和乞丐無異。
正在頌衛營改善營地時,伊籍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了士頌的身邊。
“主公,屬下見過董承了,可他好像無意與我們合作。”
“噢?除了楊奉這些人,董承還有外援?”這消息倒是讓士頌有些意外。
伊籍附和道:“正是,屬下也覺得奇怪,按理說,洛陽附近各路勤王軍,其實力就算是合起來,也不如楊奉。何況這些人當中,不少都是楊奉故舊,除了我們之外,真不知道董承的外援在哪,居然對我們的投靠,完全不屑一顧,真是咄咄怪事。”
跟著士頌來到營帳內后,伊籍把暗組在洛陽收集到的情報,仔細的匯報給了士頌。
洛陽城內的朝局,看似詭異,其實也是各方勢力博弈后,出現的微妙平衡。
太尉楊彪這邊,只有原西涼軍首領段煨,愿意聽令于他,所以對于楊彪和他背后的士人集團而言,越發的需要士頌的力量。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更精彩!
另外,越騎將軍胡廣,是漢靈帝老臣,掌握著名義上的“禁軍”,只想獻帝留在洛陽。他希望各地諸侯進貢物品前來,重修洛陽。
所以,他也和楊彪站在一起,支持士頌來洛陽,以便將荊州的糧草運來洛陽支援。
而來勤王的河內太守張揚、河東太守王邑,各自手握兵權,卻各懷鬼胎。這兩個人居然都想把獻帝請去他們的地盤,見士頌到來,擔心自己的計劃不能成功,便和董承的外戚集團聯合了起來。
有著這么一股力量作為阻礙,士頌能否成功見駕,還得看楊彪和董承二人,以及他們背后集團的博弈了。
待天色漸暗,士頌便帶著周泰廖化,提著些荊州特產,來到了簡易的“太尉府”,拜見太尉楊彪。
和白天一樣,楊修親自在門口將士頌迎入了簡陋的太尉府。
太尉楊彪,東漢末年名臣,歷任三公,持節盡忠,是漢末朝廷直臣的典范。
可惜的是,他這個太尉,有名無實,有心輔漢,無力殺賊。
董卓也好,李傕郭汜也好,后來的曹操也好,他都能據理力爭。只可惜,大道理他說的都對,但沒有實力的道理,都是虛幻。
這種忠直之臣,士頌還是心懷敬意的,何況弘農楊家,自楊彪父親楊賜開始,都是“傳家以書”,精力多在治學之上,而不在權利爭斗中。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老夫終于是見到了我大漢儒學的傳承之人啊。”楊彪的圓臉上,滿是笑容。不長的山羊胡微微顫抖,雖然個頭不高,但畢竟站在臺階之上,對士頌很是親切。但多年的高官氣質,卻在舉手投足間顯露無疑。
“后輩士幼澤,拜見老太尉。”別人給自己臉面,士頌當然得兜著。
他隔著老遠,立刻對楊彪行禮參拜。
這兩人,一個有心投靠,一個有心拉攏,晚上的接風宴,雙方相談甚歡。從孔孟學術說到今文古文,再到武陵學院對于儒學的傳播,兩人之間,好像不是太尉,不是勤王的將軍,更像是老學究在教育自己的弟子。
酒足飯飽之后,士頌從懷里拿出了那枚“傳家以書,弘農楊氏”的金幣,楊彪楊修立刻對視一眼,愣在當場。
不等他們父子開口,士頌笑著說道:“來洛陽的路上,百官及家眷的飲食,都由我荊州軍提供。由于人數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