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上。
隨后轉過身對著正坐的孔儒說道:“或可執尺教世人,傳道授業解惑也,能使學者得其道,幼者有其師,疑者明其惑,此可謂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而從武者。”
李羿轉身看著孫儒,一步一步邊走邊說道:“而從武者,或為將,修兵法,破詭譎,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此可謂但使將軍能百戰,何需天子筑長城。”又是兩道紫氣飛至。
李羿同樣揮手叫停說道:“或提劍,仗劍天崖,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更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正可謂君子立三尺劍,行不世之功,奈何生死乎?”又是一道紫氣同樣被李羿止住,他揮手,四道紫氣各自己盤旋收縮放出紫色光芒。
李羿走到陶仲文面前,繼續說道:“誠然,君子之道并非讀書一途,俠肝義膽,為國為民,可謂君子;醫者仁心,妙手回春,可謂君子;工之巧匠,鑄國之重器,亦可謂君子;如是君子之道不在于出身,地位,權力與貧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是可明,憂國憂民,思君思賢,修其身正其性,在其位謀其政,是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為君子之道!”
李羿說完他頭頂四股盤旋的紫氣發出耀眼紫光,將夜空映出道道紫霞,突然天空一道紫雷直直向李羿劈落,然而后者似乎早已知曉一般,高舉右手,張開手掌,運起金剛神功,整條右臂變成紫金之色,掌心之處散出紫氣形成一股旋渦,只見那道紫雷正劈在紫氣旋渦當中,卻如同石沉大海般,未能驚起滔天巨浪,而是被瞬間吞沒!
就在紫雷劈落之時,臺下眾人俱是驚慌失措,有人甚至嚇的后仰折翻,跌倒在了后座的腳下,但是大多數人都只是戰術后仰,掩面窺視著臺上,此時李羿已將紫雷吸入體內,放下了右手。
臺上的幾位大儒都是一臉肅穆,他們都知道,方才的紫雷是上天的恩賜,乃是浩然正氣所化,正是紫霄神雷,這就意味著李羿方才所言的君子之道得到了上天的認可。
幾位大儒相視一眼,起身向李羿行禮,李羿還禮,開口說道:“楊兄受驚了,此乃修緣之過,來來來,我扶你起來。”伸手扶起跌坐在地上的楊華,替他整了整衣袍,笑道:“楊兄無礙吧。”
楊華行禮道:“李兄說笑了,聽聞李兄高見,深有感悟,一時間不知如何言語,還請李兄見諒。”
“楊兄才是說笑了,這世上怕是沒有幾人能視紫霄神雷為尋常之物,楊兄驚恐實屬正常,不必在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楊華與李羿對視一眼,隨后行禮道:“紫霄神雷?楊某明白了!我懂了!多謝李兄!多謝李兄!楊某終于知道今后該如何修習儒道了!”說完瘋顛一般大笑離去。
臺上只剩下佇立的李羿和陶仲文以及一旁的三位大儒,此時陶仲文大笑幾聲說道:“修緣說的好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之道!好!老夫知曉矣!”
孔儒笑道:“這一題毫無疑問,是李羿勝了,那么……”
陶仲文點頭道:“不錯,今日文斗修緣兩勝一平一負,自然獲勝,從今往后這上京第一才子之名就要戴在修緣的頭上了。”
李羿行禮道:“在幾位大儒面前,修緣何德何能,怎敢妄稱什么才子,只是一時僥幸獲勝罷了。”
韓儒搖手道:“李羿不必過謙,勝了便是勝了,你贏得光明正大,理當獲此殊榮。”
孫儒道:“不錯,你的才華在場眾人有目共睹,已然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座之人都是上京名流豪紳,儒道基石,我們共同見證了這一切。
正所謂后生可畏,李羿,大魏文脈,儒道傳承遲早要落在你的手上,還望你早入朝堂,為朝廷,為百姓作出你應有的貢獻!”
李羿向幾位大儒一一行禮致謝,陶仲文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