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仇士良是想不到,他前腳剛出宮,后腳李德裕就派人從他府中搜出大量兵器,以謀逆治了他得罪。抄家獲刑無可避免,但是武宗念其早年擁立有功,厚恩只將其流放。最終這仇士良死在了流放途中。
也正因為武宗與李德裕這出雙簧,徹底讓馬元贄死心塌地的與光王怡合作。宦官勢力在武宗與李德裕的聯手下,毫無出路。唯有一搏,便是與光王怡聯手。
在武宗神志不清之際,李德裕怎么也沒想到,宦官們居然有膽子模仿皇帝筆跡自擬詔書,偷蓋御印。冊封早就死了的光王為皇太叔。
當馬元贄拿出皇帝“詔書”在朝堂上宣讀之時,李德裕便知大事不好。果不其然,當詔書宣讀完畢,一個熟悉的身影,死而復活的光網站在了朝堂之上。
于是,李德裕比馬元贄更早的猜透了一個謎底。那便是,武宗為何一定要殺了光王怡。武宗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不過他也慶幸,馬元贄還被這可怕的傻子蒙在鼓里,他只當光王怡這傻子是個好掌控仍雖擺布的傀儡。
只是當李忱親政一月之后,又在毫無預兆的情形下,派了林木山將仍在三清殿內修煉仙丹的趙歸真等數名大道士抓出來,宣召朝廷所有在京正五品以上官員至三清殿前仙露臺前,眾目睽睽之下,將這些號稱刀槍不入長生不老的“仙道”全部杖斃。這些武宗生前寵幸的大道士中,李忱只放過了一人性命,那便是軒轅集。李忱不光放過了軒轅集,還把整個三清殿全部交給其掌管。不管李忱如何報復,他都必須遵守自己姓李是李耳的后人。三清殿必須有道士掌管,而這個人只有一人——軒轅集。
馬元贄在觀完趙歸真被亂棍打成一堆爛肉之后。他終于徹底明白了過來。自己有多傻,師父仇士良有多傻。
只是當他發現自己被一個傻子蒙騙了幾年之后,他驚異的發現,自己連反擊的想法都是一種奢望。因為整個朝堂在他自己的監管之下,按部就班的進行的大換血。換走李黨人,換回牛黨人。而李忱就在自己眼皮底下,從外放官員中調回幾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官員,令狐绹與裴休便在其中。
令狐绹官至中書侍郎,裴休官至吏部侍郎。李忱等于用了兩個心腹將中書省與吏部抓在自己手中,而新任宰相白敏中也是誓死效忠李忱。隨后馬元贄又驚異的發現,整個北衙禁軍也成了李忱的掌中物。即便自己掌握了神策軍,又有何用。與林木山的禁軍與金吾衛相拼,只能是以卵擊石。
識時務者為俊杰,看著趙歸真的一堆爛肉,他很快的明白該是自己夾起尾巴的時候了,現在的情況是敵暗我明,李忱究竟藏的有多深他并不知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決定安安分分的等下去,等到徹底探清李忱的深淺之后再做打算。
處死趙歸真等數個大道士之后,新帝下詔:武宗為常年服用仙丹中毒而亡。趙歸真等死不足惜。且武宗在世時受趙歸真等挑唆滅佛。今惡人斃,帝詔令在長安、洛陽二京增加寺廟外,聽任僧人修復各已毀之寺廟。
對于鹽官安國寺的已圓寂的奇安法師,帝敕謚‘悟空大師’之號,并以御詩追悼:
悟空塔李忱
像季誰教禍所鐘,釋門光彩喪驪龍。
香階懶踏初生草,蕙帳愁看舊日容。
玉炳永辭三教座,金銘長鎮萬年蹤。
知師下界因緣盡,卻上諸天第幾重。
當對外的一切初定之后,李忱再一次調轉了刀口,轉向了大明宮內那尊貴的不能再尊貴——自己的父皇憲宗的郭貴妃,自己的大皇兄生母郭太后,自己的三位皇侄敬宗、文宗、武宗的皇祖母郭太皇太后。
當日,當仇公武將被泡在糞池里的光王撈起救回民宅,光王對著自己的母妃鄭氏所言:欠債還債,欠命還命。
如今對外該追封的,該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