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根基仍在。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內部制度完善,民風尚武,且秦軍戰斗力極強。只要秦國休養生息,恢復實力,他日必能卷土重來。而楚國地廣人眾,資源豐富,且楚王完頗具雄心。若楚王能夠任用賢臣,改革內政,楚國未嘗不能與秦國一爭高下。”
上官燦點了點頭,似乎對田秀的分析頗為認同。
此時,上官文君插嘴道:“那武安君認為趙國能否一統天下?”
田秀看了上官文君一眼,微笑道:“若趙王能夠選賢任能,勵精圖治,趙國自然有望統一。但如今各國皆虎視眈眈,趙國需小心應對才是。”
上官燦父女對視一眼,互相一陣點頭,似乎是認同了田秀的觀點。
上官燦又緊接著追問:“目前,單從各國實力上來看,楚國才是最為強大的,您為什么認為楚國統一的潛力不如秦國呢?”
田秀笑道:“楚國封君遍地,中央不能集權于地方,這就是他的最大弊端。何況巴蜀、宛葉都是新附之地,百姓都不信服楚王的統治。反而楚國為了控制這些地區,需要大量的兵力駐扎,這無形中,實際上分散了楚國的實力。”
上官燦追問道:“那等到楚國將這些地盤完全消化,可以追得上秦國嗎?”
田秀搖搖頭:“不行!”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為什么?”
“秦國自商鞅變法后,獎勵耕戰,秦人莫不奮勇殺敵,以獲取軍功。而楚國的貴族們卻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長此以往,秦國的實力必然越來越強,而楚國則會越來越弱。”田秀分析道,“而且,秦國還有呂不韋這樣的縱橫家,可以游刃有余于諸侯之間。相比之下,楚國缺乏這樣的人才。”上官燦聽了田秀的一番話,不禁對他更加欽佩。
上官燦又接著追問:“我聽說這次秦國要和趙國結盟,您認為秦國是真心的嗎?”
田秀想也不想的說道:“當然不是了。秦國志在統一,怎么可能真心和趙國結盟呢?這不過是因為秦國元氣大傷,急需要盟友,所以才和我國暫時聯盟共同對抗楚國而已。等到秦國的實力恢復,就會馬上和趙國反目成仇。”
上官燦訕笑道:“趙國有您這樣的智者在,看來可以高枕無憂了。”
田秀并沒有聽出上官燦話里的意思,旁邊的趙媛反而是聽明白了:“先生,您是在暗示,要是趙國沒有我夫君早散了嗎?”
上官燦忙擺手:“老朽可沒這個意思。”
上官文君緊接著說道:“不過,我父親倒確實是為趙國擔憂。趙國方方面面都不如秦楚兩國,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無非是因為有武安君,虞君,平原君這群賢人支撐著。若是趙國沒有了各位群賢,又能用什么來對抗秦楚兩國呢?”
趙媛冷笑一聲說道:“我夫君還非常年輕,上官文君小姐未免多慮了。”
田秀這個時候已經聽出上官文君話里的暗示之意了。
“小姐,你是不是擔心,趙王會自毀長城,罷免我?”
上官文君道:“難道不可能嗎?莫非武安君是忘記了昔日的吳起、商鞅?”
田秀臉色微變,他深知官場的險惡。但他還是堅定地說:“我田秀對趙王忠心耿耿,日月可鑒。”上官燦連忙打圓場:“武安君莫要誤會,小女只是就事論事,并無他意。”氣氛略顯尷尬,這時,仆人進來稟報,門外有客求見。上官燦趁機岔開話題:“既然如此,老夫先告辭了。”離開田秀的府邸以后,上官燦責備道:“女兒,剛才你有些沖動了。”上官文君說:“爹爹,我只是擔心武安君的安危。他是趙國的頂梁柱,若他有個三長兩短,趙國恐怕……”上官燦點點頭:“所言甚是,但我們并不是趙人,趙國的安危與我們有什么關系呢?”
田秀對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