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
李斯接到田秀的傳信后不敢怠慢,立馬安排了代郡將軍司馬尚負責去接應這些匈奴人入關。
為了防止這些匈奴人搞事,李斯還讓駐守燕國的楊端和也來幫忙。
所有投降的匈奴人都被分散安置在西起云中東至遼東的千里之地。
這引得很多匈奴人不滿,認為遭受了欺騙。
“我們投靠趙國,就是聽說邯鄲很富饒,可是現在為什么趙國人要把我們往那些偏遠的地方趕呢!”
“說的對,我們不去燕國!”
幾個匈奴人大聲的發著牢騷。
“是哪個在發牢騷啊?”一個趙國將軍騎著馬出來,幾個正發牢騷的匈奴人頓時不敢應聲了。
他們本就是跟隨左賢王投降而來的,如今他們大王又不在,無人給他們做主,他們實在不敢跟這些趙國人硬剛。
其實就算左賢王在,也不會為這些人去硬剛趙國。
左賢王心里很清楚,投降趙國以后,趙國是絕不可能讓他統領原先的部眾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自覺的把部眾遣散,到邯鄲當個逍遙侯爺也是不錯的。
匈奴人老老實實的被趙國朝廷分散安置到了各地,一些少數鬧市的也都被摁了下去。
這可樂壞了李進。
原本趙國的財政壓力山大,李進都快抓狂了。
這下好了,丞相送來了好幾萬匈奴戰俘,這些戰俘可都是壯勞力,送去礦場開礦都是好手。
這次趙國的幾個礦場都能夠滿負荷運作,相信用不了多久,銅礦石金礦石各種礦產都能被源源不斷的開采出來。
李進覺得肩膀上的擔子松了不少。
……
就在李進覺得渾身輕松的時候,田秀這邊卻遇到了麻煩。
因為自從殲滅了黑羊王部以后,趙軍再也沒有撞上過一個匈奴人。
這草原上的匈奴人就像集體失蹤了一樣,完全不見了蹤影。
雖然早在出發前就已經做好了遠擊漠北的準備,但大軍真的要渡過戈壁灘,很多人心里都開始沒底了。
田秀心里也有些沒底,萬一趙軍在戈壁灘被切斷補給,搞不好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丞相,這方圓50里都已經偵查過了,沒有匈奴人的影子。”
右司馬田云毅躬身稟報道。
田云毅自從跟著田秀出征以后就被提升為了右司馬,可以說前途一片光明。
“丞相,看來頭曼這家伙是跑到漠北去了。”
左賢王反應很快,一下就猜到了頭曼的去向。
“丞相,不能放過他,我們快追吧!”
左賢王身側的劉路表現的很急切,甚至比趙國的將軍還要急。
這也難怪,劉路急著打完仗到邯鄲去享福,他才不愿意在這草原上整天喝西北風呢。
“眼下也只有穿過戈壁了,但是這很冒險。”
田秀也沒什么好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往漠北追了。
不追怎么辦?總不能打道回府吧?
趙軍這次要是打道回府,匈奴人用不了多久就會卷土重來,邊境永無安寧之日。
“丞相,小王愿意為您引路。”
左賢王表示自己愿意帶路,趙軍里熟知匈奴地理的人不少,但真正去過漠北的就沒多少了,更不用說了解地形。
穿越沙漠這種事情,確實得讓一個熟悉路況的人來帶路。
李廣當年出征匈奴就是因為迷路,被打的全軍覆沒。
“那就拜托大王了!”田秀表現的相當客氣。
左賢王還有用,田秀不介意對他客氣點。
“傳令,大軍準備拔營起寨,穿過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