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五斤黃豆、十斤玉米面過來。
師蘭覺得這件事跟蔡主任實際上沒有什么關系,奈何人家的大局觀比她強多了,非要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她推脫不過,只好收下。
隨后她將這些東西分成三份,自己拿了最多的一份,另外兩份給了喬月舒和葛大娘。
喬月舒被自己連累,也被王曉荷針對過幾次,但是沒有跟她一樣有實質損失。
所以江校長沒有將王曉荷的工資賠給她一份,只是從儲物室里拿了兩本新筆記本給喬月舒。
葛大娘可是幫了大忙,兩次師蘭被針對,都是她提供了最靈通的消息,功不可沒。
“我就是聊聊天動動嘴皮子的功夫,哪還能收你的東西。”葛大娘不要。
師蘭:“可不是每個人動動嘴皮都能像您一樣有效的。難怪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這兩次的事情可都指望大娘您給我幫忙的。”
葛大娘被夸地都有點不好意思,感覺自己一張老臉都有點發燙,最后還是收下了師蘭送過來的東西。
她跟兒媳婦一商量,干脆將這些東西做成點心,幾家分著吃。
*
遠在S省的楊柳大隊。
匯款單比信先到,方玉梅取到十五塊錢,知道是師蘭寄來的,還有點不明所以。
她手里的錢并不少,之前改嫁的時候,就將師家的房子給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后面精彩內容!
房子是師蘭父親一點點攢下錢蓋的青磚瓦房,雖然不大,但在村里也是獨一份。
師家是外來戶,這個房子不賣,她自己也是留不住的。
賣房的錢加上積蓄,供師蘭吃穿還剩下不少。
從徐家要來的錢,師蘭也分了一半給她。
所以她看著這寄來的十五塊錢,一時之間拿不準師蘭是什么意思?
等收到信的時候,她才知道這原來是師蘭第一個月工資的一半。
看著白紙黑字的信,方玉梅感覺心里酸酸的。
她就知道,送女兒讀書是沒錯的。
當初讓大隊和公社領導寫推薦信,讓師蘭去縣城讀高中的時候,多數人都不看好,還在背后說她瞎折騰。
可是方玉梅知道,文化是多么寶貴的財富。
最好的證明就是師宏志,如果他不認字不會辨認草藥,他們之前怎么會攢下家底?
師蘭高中畢業沒能留在城里,又回到鄉下的時候,當初笑她的那批人又出來跳腳。
現在方玉梅更加認識到,讀書沒錯!
否則,就算當了軍嫂也沒法做老師。
軍嫂的身份和自身文化程度兩個條件,都是得到這份工作缺一不可的。
女兒得了工資第一時間就是寄給她一半,方玉梅心窩子都暖融融的,這說明在女兒心里自己還是很重要的。
她將信收好,吃完晚飯后,去村里遛了一圈,從村頭到村尾。
“哈哈,劉叔吃飯呢?你怎么知道我家姑娘當上老師了?”
“翠芬忙著呢?害,你說我家姑娘真是不懂事,都結婚了還不忘把錢寄回來給我。”
“鐵蛋啊......”
楊柳大隊眾人:誰問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