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的都說完了,吃完飯霍驍帶著趙洵和陸敬深收拾衛生,三人又繞著大院逛了逛。
具體發生了什么師蘭不清楚,她只知道趙洵回來的時候鼻青臉腫。
不過看他的體格,估計陸敬深也好不到哪里去。
師蘭給他找了瓶藥酒,聽霍驍說沒事不用管也沒再問。
家里還有空房間,正好讓趙洵住下,師蘭跟霍驍帶著兩個小孩睡。
雖然跟孩子在一個房間,床也夠大,不過還是讓小孩子繼續睡各自的嬰兒床。
次日霍驍有一天假期,師蘭照常上班。
“東西都在這里了,你們點點。”崔曼茹提著一個大編織袋進來,遞給師蘭。
這些是墻報需要用到的工具。
“梯子你們自己去后勤領,我已經打過招呼了,給你們留著。”
崔曼茹等她們核對完在單子上簽字,交代一聲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繼續拿起她抽屜里的毛線織了起來。
看不出來,崔曼茹雖然是辦公室最會摸魚的,但干起活來速度真快。
這些東西列了單子還要去申請,等申請通過拿到批條才能讓后勤去采買。
一來一回,能在一周內解決師蘭就謝天謝地了。
結果人家崔曼茹兩天就辦得妥妥貼貼。
果然能當著領導的面光明正大摸魚的人,是有點深藏不露在身上的。
這平常的一天對姚敏君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起初她還期待著這封舉報信能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誰知她正準備去探探情況,街道辦負責動員知識青年下鄉的人就上門來了。
趕著上班的點,牛主任帶著幾個工作人員一起到姚敏君家里做思想工作,要求她立刻報名下鄉。
“先前我們還聽說你考上了工作呢。”主任臉黑如鍋底。
老姚家是最能拖的,人家同屆的剛畢業時候就已經確定了去向。
他們家倒好,愣是拖到藥廠招工。
牛主任都打算好了,等姚敏君真的考上了藥廠的工作,就直接給她妹妹姚敏麗給登記上。
一家至少有一個要下鄉,這是上面給他們的硬性規定。
昨天晚上他們收到舉報,姚敏君根本沒考上工作,現在正在家里賦閑。
沒工作豈不成了無業游民,這還了得?
況且人家都實名舉報了,還用炭筆在街道辦辦公處的墻上寫了大字,來來往往不知道多少人看見。
現在就算姚家再怎么拖延,都必須得把姚敏君的名字給記上。
不然街坊鄰居也是有話要說的。
怎么他們家的孩子得下鄉,姚家就能拖到現在?是不是街道辦收了姚家的禮......
不管是什么情況,都非常不利于街道辦開展工作。
怎么好好的就被人舉報了?姚父正要出門上班,見此情況也無心工作,匆匆跟工友交代一聲讓其幫忙請假。
“牛主任,我家君君馬上就有工作,已經在辦手續了......”姚父可不舍得讓女兒下鄉,趕緊解釋說。
現在他有點后悔,早知道就不拿喬了,讓君君趕緊跟袁淼領證多好。
至少結婚了人家沒辦法再催著去下鄉。
街道辦主任打斷姚父,“你們這個情況我們也了解,但這可是國家政策,人人都有義務響應的,你要是有工作也就罷了......”
“我們不管你這工作是即將有還是可能有,只要你現在拿不出工作證來,我們只能按照規矩辦事,老姚,你也別為難我們工作,對你們家,我們可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好久了。”
“如果你們家不服從安排,我們只能到你們單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