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戲拍出來之后,白楊木又從頭到尾對這部劇本進行了一次修訂。
既然是戲說歷史,那當然和史實有著很大的區別,人物設定上更是有許多違背歷史的因素。
在這個劇本里,漢武帝劉徹二十歲左右,剛剛徹底掌握了自己手中的皇權。東方朔卻是四十歲左右,有大才,卻游戲人間,不愿意入朝為官。
主要劇情,無非是微服私訪的劉徹和東方朔一起懲惡揚善,但畢竟是白楊木寫的劇本,并沒有死板的說教,而是充滿了喜劇元素。
這大概就是白楊木說的給相聲的“風光大葬”了,劇本里的很多臺詞甚至故事,都能看得出相聲的影子。
比如相聲里有一段叫做《吃元宵》,講的是添一筆把價目表上的一文錢一個元宵改成一文錢十個元宵,在劇本里則是有一段東方朔懲治黑心商家的情節,東方朔用出了這個方法。
這種單元劇,二三十年前拍過很多,不光是上面提過的《康熙微服私訪記》,還有《濟公》,甚至包括《少年包青天》等等。
但近些年,這樣的劇少了,市面上的大部分劇,是男女主在各種時代背景,甚至是不同的世界觀下的談戀愛,而且拍得又臭又長。
不是觀眾喜歡這樣的劇,而是現在的大部分編劇,只有寫出那種劇的能力。
這么一襯托,就顯出白楊木出色的能力了。
首先是人物刻畫能力,不光是對漢武帝和東方朔這兩位不用區分咖位高低的主角,就算是其他配角,也是個性鮮明的。
有出身貴族但向往自由的陳阿嬌,有渴望愛情,卻又堅韌自愛的衛子夫。
哦,順便說一句,在白楊木的這個劇本里,漢武帝和衛子夫是官配,陳阿嬌嘛,她和劉徹之間的關系更像是現代背景下的姐弟換一句話說,林煜和周青桐之間的那種關系。
以及出身貧寒但奮發向上的馬夫衛青,和溫柔知性的平陽公主。
怎么說呢,這部劇,用的是漢代的背景,但劇中人卻不屬于那個封建社會,而是各自有著現代化的內核。
但是,這些鮮明的人物性格,套在一個古代的人物外殼里面,卻又讓人覺得是合理的。
白楊木笑著問道:“怎么樣,小林子,這部劇,你愿意拍嗎?”
這個問題還需要思考嗎?林煜立刻大聲答道:“我當然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