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煜似乎被眼前的事物震驚到了,愣在那里幾秒鐘,才重新舉起了手機。
剛才在聊天的時候,林煜的語調很輕松,讓觀眾覺得如沐春風,仿佛是在和朋友交談。
而現在,卻是所有人都感覺到了林煜聲音里的沉重。
“抱歉,我們的直播可能要中斷了,我在這里看到了一些不好的東西。”
說完,林煜面色凝重地關閉了直播間。
觀眾都是一頭霧水,好在酷鵝短視頻直播的機制是,即使主播離開,直播間的彈幕功能依舊會保留十分鐘。
在一片“怎么了”“???”之類的刷屏中,終于又有人發了有價值的彈幕。
臥槽,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這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參賽影片名單,找那部《煙波浩渺》的海報,看了之后你們就知道林煜為什么變臉了。
于此同時,林煜站在《煙波浩渺》的海報前,努力克制著自己心中撕毀這張海報的沖動。
開直播,在看到《煙波浩渺》海報之后變臉,這本來是林煜的劇本,以此來表現他的立場——堅決反對這種抹黑祖國的電影。
但看到這里的這張海報之后,林煜的憤怒根本不需要表演。
這里陳列的,并非之前林煜在網上查到的那張江流,破船,漁民的海報。
這張海報上用繁體中文和英語兩種文字寫著片名,其中,“浩”字右下的這個“口”不是文字,而是一張用黑色膠帶打了一個叉的嘴。
這也是陳年老謠言了,暗指國內沒有言論自由嘛。
如果僅僅如此,還不至于讓林煜出離憤怒。
真正引發林煜情緒波動的,是片名下的三行小字:“一個殘暴而邪惡的國家,一群愚昧而麻木的人們,一片隔絕于世界文明之外的土地。”
他們甚至不指桑罵槐,不含沙射影,而是直接按著你的頭罵你了。
別說什么請勿對號入座。這是一部鷹國電影啊,如果不是有著明確的指向性,海報上為什么會出現中文?
莫非,真的全世界都在說華夏話,中文已經成為鷹國的官方語言了?
受林煜直播的影響,本來已經因為質量和影響力逐年降低而淡出華夏人視野的柏林電影節重新受到了關注。
不過,這次可沒有人再吹噓這是什么藝術的殿堂,世界電影藝術的最高榮譽,而是紛紛在微博上艾特柏林電影節的官微,質問為什么帶有什么強烈政治傾向和種族歧視的內容的電影會出現在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官微只是輕飄飄地回復了一句海報內容確實存在不妥,已經更換,就又開始裝死,絕口不提電影本身的問題。
而此時,林煜終于坐在了《煙波浩渺》的放映廳里。
電影節也是會安排公映場次的,雖然票不太好買,但對于林煜來說,只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稱不上是問題。
他用一千歐從一對德意志小情侶手中換來了兩張票,然后帶著魏子軒走進了放映廳。
之所以帶魏子軒,是因為他這個人情緒比較穩定。萬一電影里出現什么比海報上更過分的內容,林煜要拍案而起,還能有個人拉一拉。
林煜必須要來看這部電影,只有知道了電影的內容,才能不給制片方優艾斯公司和電影節主辦方狡辯的機會。
電影的開端是在一個小山村,出現的竟然還都是華人面孔,也是難為了海爾默,竟然能找到這么多華裔演員。
時間大概是七十年代初,一群趾高氣揚的青年從大城市來到了這個小山村,李銘章飾演了這群青年中的一員。
當林煜以為,李銘章飾演的這個明顯帶著官二代作風的青年就是主角時,他卻很快退場了。
只留下了一個大了肚子的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