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丹看向潞縣城墻,眼中滿是怒火:“看來這潞縣之中定然有人對我不服!眾軍聽令!進城之后!劫掠三天!讓這群賤民看看我軍的威武!”
鄒丹的軍士聽聞此言,立刻變得激動不已,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殘忍和狂熱的表情,紛紛歡呼著沖入潞縣城中。
城中的鄉勇拼死抵抗,試圖保衛自己的家園。然而,他們面對的是鄒丹的精銳軍士,鄉勇們的抵抗顯得蒼白無力。
饑餓讓鄉勇們幾乎毫無還手之力。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無奈和絕望。一些鄉勇試圖向鄒丹的軍士求饒,但卻得不到任何憐憫,換來的只有無情的刀劍。
鄒丹的軍士如同野獸一般,對潞縣的百姓們展開了殘酷的掠奪。他們毫不留情地闖入百姓家中,將一切都一掃而空,甚至將無辜的百姓殘忍地殺害。
街道上血流成河,尸體橫七豎八地躺著,景象慘不忍睹。一些婦女被軍士們強行拖拽拉到屋中,她們的哭喊聲、求救聲此起彼伏。
整個潞縣城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哀嚎聲、呼救聲、怒罵聲交織在一起。
此時鄒丹和關營騎著馬走在滿是尸體的街道上,二人看著眼前的暴行仿佛早已司空見慣,鄒丹微微一笑道:“掠奪了潞縣后,大軍的物資足夠再扛個十多日了。關別駕,你趕快寫信,請主公速速將糧草送到潞縣來。”
關營聽聞行禮道:“諾!”
……
五日后,公孫瓚給鄒丹回了一封信,信上就一句話:“速戰速決,糧草自備。”鄒丹見狀一臉無奈,他看向關營道:“關別駕,這魏武根本就龜縮不出!我們該如何是好?”關營想了想眼中閃過一些邪笑,然后來到鄒丹耳旁低聲道:“在下有一計,聽聞……”
等他說完,鄒丹一臉佩服地看向關營:“好啊!真有你的啊,我就不信即使這樣這魏武還不出來!哈哈哈!”
……
轉眼又過五日,魏武正在書房神情嚴肅地看著手中信件,而朱成則跪坐在一旁沉默不語。
這信上的內容大概是:這次蝗災受災的地方是右北平郡、漁陽郡、廣陽郡、涿郡、河間國和博陵郡六地,受災百姓共有百萬,其余幽州各郡由于有山林保護并沒有受災。各郡都有抗災糧食,相互支援便可無憂。
但公孫瓚卻在易縣屯糧,將各郡抗災糧食統統囤到那里!導致幽州糧食價格從三十錢一斗直接飆升到了三千錢一斗。
為了防止百姓搶糧,他命令田楷將易縣內百姓統統驅逐到別的地方,然后周圍挖了十層圍塹,然后在圍塹中筑京,都有五六丈高,又在上面蓋起高樓。在塹的正中特別蓋了一座十丈高的京,聽聞里面囤積了三百萬斛谷。
魏武心中不由感慨,難怪這公孫瓚建易京,歷史上說什么被打到易京為了堅守才建的,當時我就納悶既然是打仗怎么可能讓他建這么大的工程,還能屯三百萬斛谷,糧草如何運輸,簡直匪夷所思,原來是這么回事啊。
魏武將信件放下道:“看來這公孫瓚是根本不把百姓死活看在眼里了。”朱成行禮道:“主公,聽聞這公孫瓚已經集結好了兵馬,防止袁紹襲擊幽州。”
“這群流民可有動向?”
“各郡流民聽聞鄒丹火燒狐奴還劫掠潞縣和安樂縣,便不敢進入漁陽郡,只能前往其他地方。”
“哎,希望其他幾個郡的太守,能夠體諒一下這些百姓吧。”
……
與此同時,在西城門。
只見一百多名流民渡過沽水向著西城門而去,守城甲士見狀大聲呵斥道:“停下!你們是什么人!”那些流民中一人高聲答道:“這位軍爺!我是安樂縣令王善!三天前,安樂縣被鄒丹劫掠,我迫不得已只能帶領縣中僅剩的百姓逃到此處!”
守城甲士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