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聞言大驚不已,連忙問道:“魏將軍?此事當真?”
魏武行禮道:“啟稟陛下!確有此事!但那些降兵乃是詐降,不得不殺!”
劉協問道:“詐降?可有證據?”
魏武沉聲道:“啟稟陛下,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所謂證據往往難以捕捉。但臣深信,七萬軍士集體投降,不符合常理!必是逆賊袁紹的陰謀!”
劉協看向曹操問道:“魏武殺降之事,司空可知曉?”曹操答道:“啟稟陛下!臣知曉!臣以為魏將軍所言在理!便同意其殺降!魏武之舉乃是為了大漢!為了朝廷!不得已而為之!”
孔融眉頭緊鎖,行禮道:“啟稟陛下!大漢以仁治國,以孝治天下!魏武雖然戰功卓著,但殺降之事,實有違孔子‘仁者愛人’之教??鬃釉唬骸核挥鹗┯谌恕!?
七萬降兵,即便有詐,也當以仁心待之,設法教化,而非一味殺戮。魏武此舉,違背治國之策,更是有辱陛下英明之治?!?
百官聽后,議論紛紛。許多官員紛紛贊同孔融的觀點,認為魏武的做法過于殘忍。甚至連荀彧也在其中!
這倒是讓魏武頗為意外。
曹操見百官如此,不由輕輕一咳。
眾人瞬間鴉雀無聲。
劉協連忙看向曹操,和善地問道:“曹司空,你說這該如何啊?”
曹操微微一笑道:“啟稟陛下!臣以為魏武乃是武人出身,不像孔大夫乃是圣人世孫,博覽群書,通曉古今,深得仁者之道!魏將軍如此行事定然是圣人之書讀的不多!不如讓其回家抄寫論語,了解圣人之道!至于特進之位就等徹底剿滅袁紹后,再說吧!”
劉協聞言連連點頭道:“司空所言甚是!孔大夫覺得如何?”
孔融瞟了一眼魏武,扭頭看向曹操,冷嘲道:“曹司空所言頗為在理,魏將軍乃是昌平人,此處靠近邊疆,苦寒之地,圣人之道難以傳播。魏將軍官拜度遼將軍,如今卻在都城之中,難免無所事事,待在家中多看看書也好!”
魏武聞言心中深感不悅,然而朝堂之上,只能強忍著心中的不滿。
孔融雖然官職只有太中大夫,不善用人而且不懂兵法戰術,卻生性喜結賓客。不過能夠上門的都是當今名士和通家子弟,其他身份的人連門都不配進。漢代尊儒術,孔融又身為圣人之后,許多官員和大族之人皆愿和他交往。
這讓曹操也有所顧忌,畢竟曹操夷滅邊讓一族,導致兗州“士林憤痛”,兔死狐悲,曾經擁戴曹操的名士陳宮與張邈聯合呂布發動叛亂。曹操花了兩年時間才徹底蕩平這場叛亂。
名士聲望高,又結交或依附豪族,振臂一呼,地方豪族和人民往往歸從,在力量不足夠強大時,不能任意戕害名士。
不過魏武知道這孔融早晚定被曹操所殺,何必和這種必死之人計較!
魏武看向劉協行禮道:“啟稟陛下,曹司空和孔大夫所言甚是!在下確實讀的少!我定當勤學圣人之道,從而教化北方蠻夷!”
劉協聞言連忙點頭道:“好好好,魏將軍這么說就好!魏將軍征戰沙場勞苦功高,馬上就要入冬了,這段時間就好好在府上休息吧?!?
魏武行禮道:“臣!遵命!”
……
退朝后,群臣紛紛退出大殿。這時曹操喊住魏武道:“云飛!留步!”魏武看向曹操行禮道:“司空!”
曹操和藹地來到魏武身旁,二人并肩而行:“云飛啊,今日之事切勿放在心上,善惡是非我自然清楚。但你也要理解,孔融為人恃才負氣,言論往往相悖。像他這樣的人在朝堂之上比比皆是,這種人只通文教不諳軍政,高談闊論只務虛名。
表面上會吹捧我,但暗地里組織了一幫大臣老在朝堂上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