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聞言不由滿臉為難地看向曹操。
曹操行禮道:“陛下!《史記·天官書》有言,日月薄蝕,日月之交。月行黃道,而日為掩,則日食,是曰陰勝陽,其變重。所為上天示警,實乃滑稽之談!孔大夫難道沒看過《史記》嗎?”
孔融白了曹操一眼,開口道:“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類,國之應也!《禮統》有言日者,人君之象!《左傳》有言國無政,不用善,則自取謫于日月之災!《禮記·昏義》曰:男教不修,陽事不得,謫見於天,日為之蝕。
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為者。陛下當效仿文帝!登泰山,祭祀天地,以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驅陰氣,下罪己詔!以安天下民心!”
劉協連連點頭道:“孔大夫所言甚是,我身為天子,當尊重天地!如今天下動蕩,百姓苦難,又出現日食這大兇之兆,我當前往泰山,祭祀天地,以安民心!司空以為如何?”說到此處,他隨即看向曹操。
曹操思緒片刻后答道:“陛下所言甚是,當前往泰山祭祀天地。然《漢書》曰:日者,德也。故日蝕則修德!陛下當先修德,如今天下動蕩,百姓民不聊生,饑荒遍地,去年又起戰亂!
當先開倉放糧,就谷安民!先行愛民之心,以表誠意!再行祭天之舉!上天見到陛下愛民之舉!定會原諒!至于更換貨幣之事,不如以后再說!”
劉協聞言連連點頭道:“司空所言甚合我意!朕意于夏四月登泰山!祭祀天地!朝廷百官皆要穿官服一同前往!”
百官聞言齊齊行禮道:“遵命!”
魏武心中卻郁悶不已,心想:夏天蹬泰山!瘋了吧!
劉協接著說道:“五麾五兵五鼓,以及護衛之事就交給司空全權處理!至于開倉放糧,就谷安民,那就由荀尚書來處理!祭天之詞和流程那就交給楊太常和孔大夫了!”
曹操、荀彧、孔融和楊彪聞言齊齊行禮道:“遵命!”
……
于是退朝之后,曹操便召集眾人前往司空府議事,商討兵馬布置之事。
曹操看著地圖神情嚴肅道:“諸位,陛下欲登泰山祭祀天地,我軍大軍調動,袁紹、劉表和劉備三人絕對會有所行動!你們說該如何應對?”
許攸聞言微微一笑道:“明公勿要擔憂,那袁紹官渡之戰運送過兩次糧草,征繳了百姓過冬口糧!今年春種必定發生春荒,明公可以將朝廷開倉放糧和就谷安民之策,在冀州大肆宣揚!
那些饑荒的百姓必定會前來投靠!袁紹定會派兵阻攔!到時候百姓必反!袁紹要鎮壓亂民!從而定會消耗大量時間!”
荀彧行禮道:“啟稟明公,子遠所言頗為在理。據在下所知,這段時間冀州已經出現春荒,百姓民不聊生!如果此時放出消息,百姓必定來投!壯大兗州實力!我這就去,召集人手準備渡船!”
這時賈詡卻對著曹操深行一禮道:“啟稟明公,在下以為!傳出消息后,當收繳所有渡船!不讓任何船只前往冀州,不讓百姓渡河!”
曹操聞言眉頭一皺道:“哦?這是為何?”
賈詡答道:“啟稟明公,此乃收復冀州民心之策!明公只要宣稱袁紹欲起兵再討明公,故而收繳所有船只!百姓活路被斷,不但不會埋怨明公,反倒會痛恨袁紹!冀州民心動蕩,必定大亂紛紛起兵反袁!到時候明公再借機討伐冀州,百姓必定相迎!”
郭嘉行禮道:“明公,在下以為文和所言甚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袁紹勢力之根本在于冀州百姓!此舉定能動搖其根本!到時候明公再討袁紹必定是民心所向!”
曹操點頭道:“如此甚好,就用這方法應對袁紹!那么劉備呢?這劉備趁著我軍與袁紹決戰,占據汝南,與黃巾余部龔都等合兵!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