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意是:
蕩蕩乾坤,清風廣溢。統萬軍而馭駿驥,銳進無前,掃四裔之蠻夷。劍鋒所指,百戰不殆。功垂千秋,弘大漢之神威。勇名威烈,光昭萬世。
威武之將,佐君王而安天下。使民安寧,順天命以行。英勇威武,致天下太平。斬逆賊之首,守帝王之基。
赫赫戰功,其績無匹。匡時拯俗,功高蓋世。宇宙寧矣,九域歸一。天命降矣,啟明哲之國運。
穆穆之將,明智卓越。天生勇武,順天命以生。鎮邊疆而蠻夷畏,必傳美德于后世,遺洪福于胤嗣。
英勇之將,必如大鵬展翼,一飛沖天,通天地之玄妙,仰青云以化育,俯重川以養育。受神靈之佑,福祉延千祀。
……
伴隨著吟唱,周圍的舞師隨著音樂的節奏舞動長劍,他們的動作剛勁有力,每一個轉身、每一個跳躍都充滿了力量感。
而魏武的神色卻逐漸凝重,他仔細聽著樂師所唱的內容,不由陷入沉思。
這所唱內容很明顯是讓我忠于漢室,曹操雖然無叛逆之舉,一心向漢,但朝堂之上最講制衡。陛下這樣恐怕是想讓我來制衡曹操,但我子在曹操麾下擔任司馬,我妻又是曹操之女。陛下如此用意,真讓我為難啊!
……
一曲舞罷,劉協和藹地看向魏武問道:“昌平侯,你覺得此曲編排得如何?”
魏武微微頷首,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陛下,此曲編排得極為精妙,臣聽后心中激蕩不已。臣雖不才,但深知國家之重在于百姓,邊疆之穩在于守備。臣愿傾盡所能,守護百姓安定,確保百姓安居樂業,不受戰亂之苦。”
劉協聞言不由一愣,手中的酒杯也停在半空。他緩緩將酒杯落在桌面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他咳嗽了幾聲,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說道:“好啊,昌平侯可謂心系天下百姓啊,朕也深感百姓之重要。
然而,這天下之事,非一人之力可為。昌平侯雖有心,但也要顧及朝中其他大臣的意見才是。”
說到此處劉協不由揉了揉腦袋,靠在一旁案上,擺了擺手。
宦官在一旁察言觀色,見狀連忙上前一步,高聲宣布:“宴會已閉,百官恭送!”百官聞言紛紛起身行禮道:“恭送陛下!”
于是劉協便在數名宮女的攙扶下緩緩離去。
百官見狀紛紛離去。
就在魏武準備走的時候,卻聽背后有人喊他:“昌平侯請留步!”魏武轉身看去竟然是荀彧。他連忙行禮道:“尚書令。”
荀彧行禮道:“昌平侯如果不嫌棄,在下想陪將軍走幾步。”
“請。”
……
于是二人并肩而行,荀彧看了看周圍緩緩說道:“昌平侯,此次可是建了大功勛啊,但陛下賞賜卻有些不公。”魏武聞言心中警覺道:“尚書令,你我同朝稱臣,如此談論陛下恐怕是大不敬之罪啊。”
荀彧一捋長須微微一笑:“昌平侯多慮了。老夫只是替將軍打抱不平而已。如今那袁氏之人指日可滅,天下已現一統之勢。將軍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魏武想了想緩緩答道:“若天下真能一統,我也愿卸甲歸田,回到鄉里當我的昌平侯,太太平平渡過有生之年。”
荀彧聞言滿臉敬佩道:“知足不辱,急流勇退,善莫大焉!以將軍出生能坐到這個職務實乃少見,足見將軍過人之處。
昌平侯可知歷任度遼將軍建功之后都可擔任九卿,橋公祖擔任度遼將軍建功,后升為大鴻臚!將軍此次建功遠高于橋公祖,而陛下卻沒有升將軍入九卿,你可知這是為何?”
“在下不知。”
荀彧看了看周圍低聲道:“昌平侯,這三年來,我這里可收到五十多份彈劾你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