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手抓住一株肉蓯蓉,在寄生盤上方兩三公分處,用鹿骨簽子一割,這株肉蓯蓉就被采割成功。
他把肉蓯蓉小心扔到身后的背筐里,然后采割第二株,第三株......
他動作麻利,切割精準,把肉蓯蓉往背筐扔的力度剛剛好,很快就采割完七株。
期間,他似乎聽到有什么聲音響起,但是沒有在意,只是專心采割肉蓯蓉。
他沒有動最小的那株肉蓯蓉。
趙青禾不但沒動最小的那株肉蓯蓉,還把剛才挖開的土,全部都鏟回了土坑,最后還輕輕地壓實。
這是人們和白山黑水的默契。
千百年來,這里的人靠山水吃山水,全靠這種默契,才能繁衍生息到現在。
做完這些,趙青禾又左右看看了,發現沒有其他藥材了,就拽緊繩子,解開活結,拔掉嵌子,準備繼續下降。
可能是完成了既定目標的原因,他剛才還一腦門大汗,現在已經沒有了,并且感覺渾身很輕松,連下降的速度都加快了,身子還哼起了小調。
俗話說,樂極生悲。
趙青禾下降的速度越來越快,繩子和安全索都摩擦出了白煙。
突然,他狠狠地拽緊繩子,嘴里的小調也戛然而止。
繩子到頭了!
他帶來的盤繩,長度是一百米,他在山下、山上兩次目測,估算這面巖壁的高度是八十米。
他在心里計算,就算去掉捆綁打結,和固定點到巖壁的繩子長度,剩下的繩子也能夠支撐他平安落地。
但是計劃跟不上變化,巖壁的高度只是目測估算出來的,現在就是出現了繩子不夠的情況。
趙青禾低頭往下看,目測現在距離能安全落腳的地方,最少還有七八米。
他抬頭往上看。
此時他所在的位置,距離上面有八十多米,因為角度的原因,已經看不到固定繩子的旱柳了。
想要爬上去,不是說完全不可能,但是對他的體力和攀爬技術,都是非常嚴峻的挑戰。
可是如果不爬上去,把繩子放完,還能再下降一米不到,想要平安落地也基本不可能。
那個下面七八米、能平安落腳的地方,是能拽著繩子下降的平安落腳點。
如果從三層樓高的地方跳下去,那個地方根本站不穩,人還會繼續往下落,發生任何意外都有可能。
趙青禾的手緊緊抓著繩子,大腦急速運轉,腦門子上再次滿是汗水。
他這次才注意到,系統面板發生了變化。
趕山:開局撿個東北金漸層傍身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