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結伙,因此就有個一整套完整的規矩,來約束所有人。
參幫就是一群人結伙挖野山參,白山黑水這邊叫抬棒槌,而兆頭就是抬棒槌的規矩之一。
參幫抬到棒槌,也就是挖到了野山參以后,會在原地尋找合適的大樹留下記號,行話叫做砍兆頭。
參幫砍兆頭的樹,一般選擇一抱粗細的樹,太大的樹可能堅持時間短,太小的樹不好做標記。
找到合適的樹以后,在一米二到一米五高度的位置,正對著抬出棒槌的方向,用斧子削掉樹皮,再點火燒燎一下,最后砍下兆頭。
砍兆頭就是在樹干木質上砍出痕跡,一般是砍左右兩行,左邊是人數,右邊是棒槌的大小。
參幫這么做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就是圖個彩頭,圖個吉利,抬到棒槌當然是個好兆頭。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棒槌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
為了保證生長養分,要有黑色的腐殖土,但是腐殖土太軟,下面還得是黃色觀音土,才能保證棒槌生長。
棒槌生長喜陰喜潮濕,又需要陽光,生長環境既要遮陰又要透光,還要空氣土壤濕潤,還要避免被蛇蟲鼠禍害。
所以,能抬出棒槌的地方,就可能再生長出棒槌,砍兆頭就是做記號,告訴后來的參幫多注意這些地方。
趙青禾看到的這個兆頭,高度有兩米多,如果當年抬出棒槌的參幫,是在一米五高度砍的,這個兆頭可是有些年頭了。
因為有兩米多高,他又是蹦跳,又是爬樹,終于看清楚了兆頭上的信息。
左邊五條痕跡,右邊四條痕跡。
這個兆頭顯示的信息,當年是有個五人的參幫,在這里抬出了一個四匹葉的大棒槌。
四匹葉,是人們用來區分野山參年份,也就是棒槌大小的叫法。
五年以下的棒槌,一般只長了三個復葉,叫三花。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棒槌,已經長齊了一組復葉,一般是五片,叫巴掌。
十年以上,二十以下的棒槌,會長齊兩組復葉,對稱著就像鹿的兩個角,叫二角子。
三十年以上的棒槌,會長齊三組復葉,就像老式燈臺插滿蠟燭,叫燈臺子。
等棒槌生長到五十年以上,才會長齊四組復葉,叫四匹葉,也叫四品葉。
四匹葉往上還有五匹葉、六匹葉的叫法,都叫做大棒槌。
趙青禾分析著兆頭顯示的信息,一下變得興奮起來了。
趕山:開局撿個東北金漸層傍身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