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說了幾句就不再說了,只囑咐陳安一家人好好過日子,少理會趙氏她們。
雖然說是分了家還是一家人,但趙氏先在程月收地瓜面的時候鬧騰,后李滿英又來偷秘方,怎么也不是自家人干的出來的事。
再說了,分家的契書上都寫上了,趙氏這個當娘的不要陳安的孝敬,跟撕破臉也差不多。
里正心里明白,才不會硬勸著陳安一家跟趙氏她們親近,那不是招人嫌嗎?
要不是自己是里正,得管著整個村子雜七雜八的事,他都不想搭理那一家人。
“行了,錢我也送到了,你們吃早飯吧,我先回去了。”里正雙手杵著腿站起來,擺擺手就要走。
他要知道陳安他們在吃早飯,就晚點再來了,趕著飯點湊上來,讓人笑話。
程月連忙叫住他,“里正叔,你別著急走,坐下一起吃吧。”
飯都擺好了,里正還是特意送銀子來的,哪能讓人空著肚子走?
“不了,你們快吃吧,吃完還得出門,別耽誤了。”里正說完,一溜煙就跑遠了,腿腳利索的都不像五十歲的人。
這樣子,明顯就是不想占他們便宜。
陳林道:“咱們地里干凈的連根雜草都沒有,里正爺爺一家這么費心,卻連頓飯都不肯留。”
一家人對視一眼,頗為無奈的搖搖頭,里正會受村里人如此敬重,也就是因為做人不失偏頗,極有分寸的原因。
程月想著不吃便不吃吧,她本來也打算擺攤回來割上兩斤送過去的。
吃完飯,程月就帶著三個孩子去了鎮上,經過村頭的時候,還聽見趙氏罵罵咧咧的叫喚,看來氣的不輕。
一家人心里高興,一路上哼著小曲去了碼頭。
饸饹面的生意經過前幾天的火爆,現在漸漸趨于穩定了,畢竟就算是味道再好,誰也不會天天吃面。
所以,現在程月每天只準備三十斤面,每天都能有一小部分人吃不上。
這樣其他攤位也有生意做,雖然陳三爺管理嚴格,明令禁止鬧事,但總得防著點。
再說了除了自己,陳林他們都是孩子,五十斤面天天做下去,身體只怕吃不消。
賺錢是小,身體是大。
很快到了飯點,三十斤面不禁賣,程月很快就賣完收攤了。
收了攤照例去了吳氏那里,除了擺攤所用的原料,程月又額外割了五斤肉,一份三斤,一份兩斤。
多的那份給里正一家,少的那份給劉春來,他們家的麥地兩家都是出了力的。
肉買多了恐怕他們不收,少了也不夠吃,尤其里正家人口多,想來想去,只好這么分配。
隨后想著家里泡的核桃花應該能吃了,又讓程父割了兩斤肥少瘦多的肉,做餡兒最合適了。
等晚上蒸點大肉包子,明天也給爹娘帶過來一些。
程父跟吳氏很是詫異,閨女買這么多肉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不過并沒有多問,總歸閨女現在心里有譜的很。
買肉的食客不少,程月想跟爹娘說說話都不成,只好打聲招呼就先回家去了。
回了村,程月先把兩斤肉給劉春來家送了去,由于上次送雞肉引來了趙氏,這次他們一家人都沒敢大聲說話。
推辭不得只好收下了,免得又把趙氏招來。
趙氏跟李滿英鬧了一上午了,剛消停一會兒,他們可不想繼續聽那一嘴臟話了。
出了劉春來家,程月就去了里正那里。家里只有馮氏帶著幾個孩子在,聽程月是來送肉的,連忙往外趕。
這么一提肉一看就有好幾斤,得幾十文錢,能買多少斤糧食了?
程月自是有辦法讓她收下,送完肉推著板車就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