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進的小院?”
陳安倒吸一口涼氣,他之前打短工給蓋房班子做過小工,知道兩進的院子是什么模樣。
他本以為程月的打算是蓋上五六間磚瓦房,結果是要蓋兩進的小院,看來,還是他保守了。
程月點頭,說出自己對房子的規劃,“我們一大家子人,房子大些好住人。
以后小林成親生子,人口會越來越多,她們姐妹倆不好說,屋子得留著。
況且這房子蓋好就是祖宅了,就算咱們不在了,也能可以傳下去。”
說著便拿著掏火棍在地上比劃起來,“我是這么想的,兩進院子,大門處是這樣一排倒座房,這邊是外院。
二門進去,就是內院,正對著是正堂跟正房,正房兩側為耳房兩間。
內院兩側一邊最少三間廂房,廚房的位置就在廂房一側,茅房的話具體再看。
到時候牛棚,豬圈,雞圈還有菜地這些都留到正房后面去,也就是后院,到時候圈起來就行。”
作為一個現代人,她還是看過不少建筑圖紙的,
就算沒有圖紙,也去過很多名人的故居,看過不少電視,二進小院什么樣子,也算是爛熟于心。
但畢竟是在農村,還是要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稍稍改造一下,才是最合適自己的。
不說別的,就是菜地牲口這些就得考慮進去,但是在內院肯定不行,臟兮兮的不說,味道也不好啊。
最后就是茅房的問題,得好好打算一下。
陳林聽的云里霧里,“這得多大啊……”
什么外院內院倒座房的,表示聽不懂,他就知道程月說了半天,房子肯定不少。
陳桐陳檸也是滿臉問號,聽不懂,真的聽不懂…
只有陳安見過兩進小院,還算能跟上程月的思路,等程月說完,陳安才道:
“我倒是幫忙蓋過這種房子,但也不是特別懂,就是聽他們說過,若是這么大的房子,恐怕光買磚瓦這些就得八九十兩銀子,這還不算人工。”
其實村里蓋房子都是互相幫忙的,但能幫上的也就是普通幾間土坯房。
像這種二進的小院,工程量大耗時長,又復雜,恐怕村里人不好幫忙。
不說時間太長,就是大家也不會蓋,能做小工挖挖地基、搬搬磚就不錯了,真要蓋還是得找專業的蓋房班子才行。
陳林兄妹震驚的瞪大眼睛,“八九十兩?!還不算人工?那蓋好得要多少銀子啊!”
蓋房子又不是簡單的事,除了買磚瓦跟人工費,房子建好還要打家具啊,越算越心驚。
對于要花多少銀子程月也不是特別清楚,畢竟她也沒有蓋過房子,但陳安這么說,她也算有點底了。
“估計得要一百多兩吧,還是得抽空找人打聽一下,不過這房子也不是說建就建,總得過了農忙。
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呢,咱們又不是只花不賺,錢肯定是夠的。”
現在鹵味一天六兩的收入,一個月就是一百八十兩。過兩天大順齋也該供貨了,加起來就是四百五十兩左右。
就算除掉陳夫人的兩成分紅,一個月也得有三百六十兩。
分紅這事是程月反復思量過的,陳夫人投資的是鋪子,那在鋪子創造的所有收入,都得算在其中。
就算陳夫人說不要,她也不能真不給,人家不缺錢是人家的事,她可不想白占便宜。
主要是不能因為一點利益就被人看低了,只會把路越走越窄。
這么算下來,對于蓋一個兩進小院,一個月的收入都綽綽有余。
程月把自己的想法攤開來講,三個孩子瞬間就有了底氣,他們也在鋪子里幫忙,收入多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