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鎮守涼州的乃是蕭桀的庶兄,只因母親身份卑微,幼年之時便被逐出上京,去了涼州。
此人乃喚蕭皆,與其弟不同,勵精圖治,身邊更是能人無數。
他見桓蘅竟奪了他蕭家的皇位,哪里肯安分的任人宰割,于是將涼州所有的兵馬全部調遣出,只奔著京師,一心要跟桓蘅決一死戰。
如今朝堂政變,而絳墨的新政亦是才撤了,百姓原本就憤懣不平,竟也不抵抗,任由那蕭皆攻占三座城池。
等戰報千里送到上京的時候,桓蘅剛登基完畢,聽聞此事龍顏大怒,卻見眾位大臣皆跪在殿外,冷聲問道,“不知哪位愿意去殺敵?”
如今天下兵馬皆在鄭家的手里,而衛姨娘與其兄長已被桓蘅派遣出上京了,沒有鄭大統領的話,誰敢應承這件事。
桓蘅瞧著殿下跪著的眾人,最后落在了鄭大統領的身上,“不知鄭大統領可愿意前往?”
鄭大統領臉上帶著幾分的得意,卻從人群中慢慢的走了出來,“微臣年邁體衰,只怕耽誤了國家大事,微臣只想著陪在子女的身邊,頤養天年了。”
桓蘅知曉他的心思,即便心里恨得只想著即刻將他誅殺,但瞧著那龍柱上緊緊盤著的金龍,卻還是慢慢的開口說道,“令女與朕是結發夫妻,以后便是朕的皇后,只求岳丈大人為國盡忠。”
鄭大統領旋即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感念皇帝隆恩,微臣萬死不辭,便是拼盡這身老骨頭,亦要守住江山社稷。”
眾臣皆知桓蘅一心要立絳墨為皇后,雖未頒布圣旨,但已經是人盡皆知了,不成想竟然變了卦,竟是妥協了。
眾臣皆是恨極了絳墨,她在朝堂上向來手段凌厲,有仰仗著桓蘅狐假虎威,不知多少人恨的牙根癢癢,眼見她落敗,只恨不得拍手稱快。
然而這件事傳到府邸的餓時候,絳墨正坐在梳妝鏡前喚著鳳袍,那沉甸甸的頭飾壓得她脖子都要斷了一般,那茴兒還在往她的發鬢間插著步搖。
跟隨傳旨的太監來的卻是鄭薔的丫鬟。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