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晨曦初照,逐浪號和破浪號兩艘漁船,就像是海上勇士,再度揚帆起航,繼續(xù)他們的征途——尋找珍貴的東海帶魚。
王曉宇和張瑞龍站在船頭,海風輕拂,兩人的目光不禁落在了遠處的蘇巖礁上。
那座違法搭建的平臺,就像一顆頑固的“釘子戶”,大煞風景地矗立在那里。
兩人對視一眼,嘴角不約而同地露出了鄙夷的微笑。
“看那玩意兒,真是給美麗的海景添堵。”王曉宇搖頭說道。
“別急,相信不久之后,咱們就能在新聞上看到那玩意兒倒塌的喜訊了。”張瑞龍接口道,臉上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意。
船只漸行漸遠,蘇巖礁和那座違法的平臺漸漸消失在了視線之外。
而這時,王曉宇和沈佳怡幾乎同時感應到了什么。
“等等,前面有帶魚群!”王曉宇突然喊道,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沈佳怡也露出了激動的神情,“是啊,感應很強烈,這次肯定是個大豐收!”
“哈哈,說不定這就是好人有好報吧!”張瑞龍打趣道。
“別貧了,趕緊準備捕撈吧!”王曉宇催促道,同時心里也泛起了一絲疑惑,“不過,咱們也不確定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東海帶魚,畢竟東海的帶魚種類繁多。”
在舟山,漁民們有一套自己的分類方式,他們習慣性地根據捕獲帶魚的方式來給它們分類。
這種分類方式其實挺有道理的,畢竟不同的捕撈方式反映了帶魚生活的海域水深、溫度、鹽度等環(huán)境因素,還有它們的活動習性嘛。
說到最受歡迎的帶魚,那肯定是冬天里的雷達網帶魚了,這也正是王曉宇他們不遠萬里來舟山漁場的目標,啥是雷達網帶魚?
雷達網,這名字聽起來就高科技,但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殊的漁網。
雷達網
這種網放在海里,會隨著潮流旋轉,像個雷達一樣掃描著海里的帶魚。
最下面有個大鐵錨把網固定在海底,一端連著鐵錨,一端連著漁網,連接的地方可以360度旋轉,上面還浮著浮子,看起來就像個海上雷達站。
漁民們利用潮流帶動網具旋轉,漲水的時候就起網撈魚,然后放回海里,等落水的時候再撈,這樣反復操作,一天要重復四次,也就是所謂的南北水。
這種方法捕撈上來的帶魚,就是本地漁民口中的雷達網帶魚啦。
值得一提的是,雷達網只能在舟山近海的深海區(qū)域作業(yè)哦,所以這種帶魚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舟山帶魚,吃貨們可別錯過了!
王曉宇他們這次來,就是為了尋找這種美味的雷達網帶魚。
東海帶魚
至于其它的帶魚種類,還有雙拖帶魚、單拖帶魚、燈光圍網帶魚、釣帶魚,這些帶魚跟雷達網帶魚都沒法比。
但是不管哪一種,口感都遠勝過外海的帶魚,這也是他們讓那么多食客趨之若鶩的原因。
王曉宇當然希望他們遇見的是雷達網帶魚了,這樣他們可就又能發(fā)了。
前往說過,用捕捉的方式來命名帶魚,只是一種常規(guī)的做法,不過王曉宇他們捕魚從來都不是常規(guī)操作。
所以并不是說王曉宇他們用單拖網,捕上來的就是單拖帶魚咯。
隨著兩艘帆船靠近帶魚群,王曉宇和張瑞龍親自指揮,兩艘漁船上的船員們迅速行動起來。
拖網被緩緩地放入水中,仿佛一張巨大的手掌,準備捕捉海中的寶藏。
“注意注意,網要張開了,大家準備好!”王曉宇緊盯著海面,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兩艘漁船在海面上緩緩前行,拖網在海水中張開,如同一只巨大的捕蝶網,等待著獵物的自投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