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山縣第一發電廠用的是最好的設備,是花重金不惜欠款也要從蘇聯購買的汽輪機。”
目前華國的發電機裝機總量僅有一百八十五萬千瓦,相較于建國初期的一百七十三萬千瓦雖然有增長,但也是杯水車薪。
畢竟一萬千瓦才等同于一兆瓦。
也就是全國的裝機總量僅一百八十五兆瓦。
蘇淼淼隨手給的這臺就能達到驚人的三百兆瓦!
這東西就算是說出去,估計沒人會信,沒人敢信啊。哪怕有人跑到蘇聯人的面前炫耀,也只會被當成瘋子在吹牛逼。
他們只會想:一年都達不到一臺機器總產量的華國,怎么可能擁有那樣的技術?
他們都沒有的東西,華國怎么可能會有?華國配有嗎?現在的華國可是卑微到連他們不要的二手機器都要用天價才能買到!
“雖然是二手的,但功率的確比十五三十的高出很多倍,只是……”
說話的中年人頓了頓,才無奈道:“只是這個設備沒有他們援助,非常容易出毛病,倒不是說壞,就是……”
用著用著就不聽使喚了。
周文成表情凝滯。
這是老大哥的慣用伎倆。
他們向來是用技術和設備方面的‘留置’問題,讓華國知道自己離不開他們的援助。
周文成深吸一口氣,將那張紙遞過去:“你們來看看這張圖紙,上面的理論是否能成立。”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能在這里的人都是組織信任的老人了。
他們甚至自愿讓組織監管他們,許多年不回家,不與家人有書信往來交流。
就這樣聽從國家的調配,在工廠或基地里進行秘密研究,默默地為祖國發展奉獻。
剛一看到標題,領頭的老者就驚詫道:“三百兆、兆瓦的汽輪機???!?!怎么可能呢?!!!光是兆瓦這個單位,我就未曾見過。”
他們知道數字有兆的單位,但世上還沒有人發明出兆瓦這種重量級功率的機械。
當今世上最好的也就是千瓦……?甚至目前他們自己只能仿造出以瓦為單位的汽輪發電機。
自主發明五百瓦汽輪發電機,僅作為判斷參考
眾人一致懷疑周文成是不是被騙了。
僅僅是一張薄薄的紙,還沒零件重,怎么可能……
他們先是一目十行的看。
但發現這張紙上用到的公式、專業用詞,甚至是在哪里減少了損耗,為什么可以加大功率都標致的一清二楚,十分細致,比他們在國外留學學習的還要細致……
就連公式都是一步步推演修正過的,像是生怕以他們的學識看不懂一樣。
圖紙上的內容比教科書還要簡單明了。
最重要的是越看越合乎邏輯。
“快、快拿紙筆。”
原本還在否定懷疑的老者忽然臉色巨變,舉著手要紙筆,下一秒身邊的人就遞過去。
老者從身上掏出鋼筆,利落的在白紙上勾畫,利用那道公式計算著數據。
發現結果成立之后,他抖著嘴皮子開始計算三百兆瓦的汽輪機能達到多少發電功率。
如果代入到發電廠上,就這一個機器能達到多少的發電量,發電量通過供電站又可以共計多少人,供給多少設備,加速多少生產線的流通。
算著算著,老者入了迷,不知從哪掏出了一把長長的算盤珠子打的啪啪作響。
他們沒有計算器,而人腦計算過于緩慢,因此用算盤對他們而言也算是‘捷徑’了。
若是讓蘇淼淼來看,她大概很難想象,這樣龐大的數字居然需要用算盤珠子來計算。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