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偏了,還不通公交,純屬是瞎扯淡!這張紙條你揣好嘍,回頭找不著我就直接來咱家!”
好好的一個荔城市場,就這么干散了。
雖說只是重建,可一年以后是否還能重聚當初的人氣,那可還不太好說。
周喬直接問她,是不是有了什么別的打算。
趙云英咂咂嘴,“有幾個干得大的,直接扎進了白春黑水路,連人帶家一起全搬走,整得我也有點兒心頭直癢癢!
再說我兒子明年就高考了,白春畢竟是省會,聽說還有專門學外國話的學校,要能進那學校念書,考大學的希望不就更大了嘛!”
的確,父母打拼一輩子,為的就是想給孩子最好的。
周喬認為這個想法不錯,“那你是已經決定了?”
“基本上吧,不過我還是想先去南方轉一轉,都說現在南方發展得老好了!我們鄰居家的閨女從那邊回來穿得賊時髦!她說咱這正流行的款式,全是人家那邊淘汰了剩下的!”
趙云英這話說得毫不夸張。
自打改制開放以后,北方逐漸落后的不止是經濟,還有思想、觀念和眼光。
周喬把她當朋友,當即給了她建議,如果能在南邊扎根兒,尤其是羊城,發展服裝行業絕對是有壓倒性優勢的,說得對方一顆心越發的活泛起來。
兩個人又閑聊幾句別的,最后趙云英承諾,一旦確定了立足之地,將第一時間拍電報告知。
她還叫來一個伙計,用三輪車幫周喬把這150件毛衫,拉到了配貨地點。
今天返縣城的貨不多,富貴望著空空的加掛后斗連呼運氣不好。
“手續剛下來,荔城就拆了,要改跑白春那趟線,還得改辦手續!”
周喬倒認為這也不算壞事,“跑海城都有賺頭,跑白春就更有戲了,這幾天就全當實習了吧。你不妨準備一下材料,等你兵哥退乘咱們一起去,路上也好有個伴。”
張麗莎歪著頭,“我也要去。”
“好好,你也去。”周喬寵溺地摸了摸她的小臉蛋兒。
晚上到了夜市,周喬根本沒支攤兒,直接按照昨天登記的名單開始放貨。
搞定后,趁著服裝一條街還沒鎖大門,她又急急忙忙地奔那去了。
這里每天通常一過四點,攤主中就有陸續收攤走人的了。
有的是為了掐點兒接孩子,有的是為了接著去逛夜市。
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