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征,弟妹,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的建議是這樣,先從小的開始。按照你們現在的預算先往回收一收,別看大企業風光,肩膀上的壓力也真夠你們嗆!”
這是實話,大實話,換成第二個人韓章都未必這么講。
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以后,稅什么的先不提,光是上面安排下來的就業問題都夠喝一壺的。
現在國企大廠人員全都超編,除了大批的返城知青沒地方安排之外,每年一茬的畢業生也跟定了鬧鐘似的,到天就奔涌而來。
省里市里面臨這些問題怎么辦?
可想而知的嘛。
“而且你的規模小點兒的也好批,我預估你整個十畝左右就夠了,實在不行緊巴點兒,八畝出頭也不是不行,慢慢來嘛。”
韓章夾了炸花生米放進嘴,嚼了兩口之后又接著往下說。
“縣城是地級市,工業用地還兩萬塊錢一畝呢,像白春這種副省級城市,三萬四萬都不算貴。假如就按剛說的面積來算,大概三四十萬左右吧。
也就是說,連投資帶地皮,你可是要準備四五十萬啊,至少!呵呵,這個數字我也就只敢用嘴說說,一輩子都不敢去想!”
是啊,1989年的五十萬,什么概念?
可以買2777輛品牌自行車,磚土結合的兩間半平房可以買125套。
也就是二十幾條胡同,整整一大片居民區啊!
這個錢數即使放在幾十年以后,也同樣會讓周喬感得壓力山大。
其實還有一句話,韓章只是一直沒好意思開口問。
有件事他特別好奇,個體戶是比上班的有錢,但是就真的就能有錢到這種地步么?
七八萬投資,三四十萬買地皮,聽完以后居然還能臉不變色心不跳。
這實在讓人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就在他瞎琢磨之際,周喬拋出了一個問題,也算了給了他答案。
“章兒哥,現在的銀行有貸款業務嗎?”
“你別說,還真有,想不到你連這個都懂。”
“那……土地是國家的,房子是單位的,要是想貸款的話,拿什么做抵押啊?”
她的話音才一落,就遭到了夢萍的強烈反對。
“周喬你瘋了吧?四五十萬啊,萬一還不上咋辦,我堅決不同意啊!”
可以理解。
對于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超前消費的性質無異于賭錢。
用老人們的話講,那叫掙一個花臉,是敗家子的表現。
不過這一次令周喬感到意外的,卻是陸征的反應。
據數據統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負債生活的,更有人均負債十四萬的說法。
很多年輕人都是房奴車奴,仿佛身上沒有房貸就是不努力的表現。
也不知道他們在聽了這些之后,臉上會是什么表情。
可能壓根兒就不相信吧,畢竟人的認知有限,一旦超出很難讓人立刻就相信。
夢萍和陸征的話,逗笑了韓章。
“你們不用急著反駁,我話還沒說完呢。貸款是有,但那是國家在開放以后,為了推動經濟,這才開放了個人小額貸款。”
這才是周喬最關心的話題,“有多小?”
“小的根本就不需要抵押物!也不需要付利息!就像你說的,土地都是國家的,老百姓啥也沒有拿什么抵押?
更何況人家開放這個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農民買得起種子和化肥,對民辦企業來講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周喬唯一的希望徹底破滅了。
難道真的要像陸征說的那樣,全靠找親戚朋友借嗎?
雖然像陳嫻和老杜,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