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才說服周喬的叔叔把樹給了自己,如果再還回去,豈不是白費力氣?
“你們這樣做,將來巧巧蓋新房怎么辦?”三大娘不甘心地問。
“你們自己想辦法吧,現在是我們家需要用。”周喬的叔叔回答,三大娘沒想到他會這么說,三大娘一直以為他是最好說話的人。
雖然周云盛平時大方,但他始終把侄女放在第一位,太爺爺一聲令下,事情再無轉圜余地,三大娘只好硬著頭皮,忍痛把屬于周喬的東西一一歸還。
為確保不遺漏,周麗梅一直在后面監督,村民們為了討好周喬,也主動幫忙清點和搬運,這讓三大娘連藏匿物品的機會都沒有了。
事情塵埃落定后,大家終于可以坐下來好好聊聊了,最支持建廠的非老祖宗莫屬。
“這真是個好主意。”他說,“村里太多人閑著沒事做,農忙時節還好,現在地里沒活,人們就愛聚在一起說長道短。
如果有個加工廠,給村里的婦女們提供工作,她們就不會整天嚼舌根了。”
陳志軍沒急著回廠,聽到建廠的消息,作為一直在尋找新機會的人,他當然不想錯過,于是,他厚著臉皮留了下來。
周麗梅對陳志軍特別熱情,畢竟這孩子是周麗梅看著長大的,從小就聰明伶俐,在窯廠里干得有聲有色,而且他是周達的小學同學,曾幫他倆的兒子找到工作。
今天他又幫了自家這么大的忙,周麗梅自然要好好感謝他,“志軍啊,這是陸征新買的茶葉,我給你泡了一杯,你嘗嘗味道如何。”
陳志軍小時候常在周家吃飯,那時他家里孩子多,糧食不夠吃,而周云是村里的大隊長,家里糧食寬裕,周麗梅見他可憐,每次來都多做點飯菜讓他一起吃。
想到周麗梅的好,陳志軍有些不好意思讓她親自倒茶,“嬸子,您別這樣,哪能讓您給我倒茶呢?”
“今天還得謝謝你呢,如果不是你挺身而出,這事還不知道會怎樣呢。”周麗梅說道。
陳志軍邊和周麗梅聊天,邊留意周喬那邊的情況,看起來他們好像有了分歧?
周大夫妻倆是怎么想的?這么好的機會不抓緊?
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