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經完全落山,只留下西方天邊一片通紅的火燒云。
古老的街道,繽紛的黃葉,鱗次櫛比的商鋪客棧,鮮衣怒馬的少年,來往奔馳的馬車,吱吱呀呀的小轎,挑擔推車的小販,奔跑的孩童,嬉笑的少女,搖扇的公子,加上兩邊商鋪逐漸亮起的燈籠以及此起彼伏的吆喝買賣。
在這深秋的傍晚,整座古城在這傍晚時分突然就變得鮮活起來,就猶如一個夢幻般的古裝電影場景,讓趙頎流連期間舍不得錯過任何角落。
這是趙頎穿越過來之后第一次真正領略大宋的城市夜生活。
而繁華的大街上人來人往,嬉笑喧鬧之聲此起彼伏,管弦歌舞之聲不絕于耳,燈紅酒綠的酒樓上高朋滿座,鶯歌燕舞的青樓里歌舞不絕,最為熱鬧的還是那勾欄瓦舍之中,各種戲劇相撲的表演讓喝彩接連不斷,更有無處不在的撲賣撲買之聲引起陣陣喧嘩。
“熱鬧,實在太熱鬧了!”
走在大街上,趙頎感覺自己眼睛完全不夠用。
小五基本上不說話,吃著一塊米花糖緊緊跟在趙頎身邊,生怕趙頎走丟了一樣。
而三個小丫鬟則每人手里捧著各種美味的小吃吃的顧不上說話。
吳月嬋則非常開心,不斷的給趙頎介紹一些當地有名的酒樓客棧以及一些特色的商鋪,遇到感興趣的,趙頎則會帶著一群人走進去觀看,出來的時候,或許手中會多一兩樣東西。
逛街,任何時代的女人都一樣喜歡。
而買東西,任何時代的女人也同樣喜歡。
鄞縣有兩條大街最熱鬧。
一條是北門通往慶元府衙的慶元街,這里聚集的主要是各種商鋪,服裝、茶葉、絲綢、瓷器、書畫、古玩無所不有,逛街買東西這里最齊全,白天熱鬧,晚上更是熱鬧。
另一條街是沿著甬江從東往西,這里聚集的主要是青樓客棧酒樓勾欄,還有就是江邊碼頭上停靠的密密麻麻的河舫畫船,構成了賓客如云的娛樂一條街,聚集在此的大型青樓和酒樓不下百間,同樣日夜喧嘩歌舞不斷。
順著慶元街,幾個人說說笑笑夾雜在人來人往的人群中慢慢前行。
不管好吃不好吃的,趙頎都要帶著品嘗一下,不管好玩不好玩的,都要湊上去玩一下,不管好看不好看的,也要擠進去看一下。
這逛街對于小五來說似乎并不稀奇,以前她還是乞丐的時候,似乎整天都游蕩在夜晚下的燈紅酒綠之中乞討或者順手牽羊,因此對眼前的一切都似乎置若罔聞,除開吃東西還有些興趣之外,其他的一律都是同樣的表情,甚至對于趙頎和吳月嬋還有三個小丫鬟吃喝玩樂興奮的樣子表示不太理解。
而趙頎本以為這里隔楊公鎮比較遠,不會有什么人來認出他來,但顯然他想錯了,如今的他在慶元府名聲鵲起,一場規模浩大的募捐和一場史無前例的義賣會,來來去去近一個月的奔忙,已經讓數十萬鄞縣百姓認識了他。
因此當他出現在熱鬧的街頭,瞬間就會被人認出來,就像黑夜的螢火蟲一般醒目,然后接著就是一陣歡呼喝彩,喊趙大郎或者趙公子或者趙兄弟的聲音絡繹不絕。
路上的行人看見,除開喝彩還會圍觀起哄,指指點點開玩笑,讓吳月嬋羞的不敢抬頭。
小販看見趙頎,總是把售賣的瓜果往趙頎手里塞。
開店的商人看見趙頎,也會熱情的攀談,甚至還會送一兩樣小禮物,若是遇到比較熟的人,那就不得了了,拉著不讓走,非得要去吃酒逛窯子,似乎不這樣不夠表達熱情,因此趙頎在經過幾次教訓之后,一看見曾經在義賣會嘉賓花名冊上看到過的商行名字,便會不自覺的繞路,生怕被人認出來。
從日落一直逛到近戌時,大街上許多商鋪酒樓都開始打烊了,趙頎這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