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槍,自然還需要火藥。
黑火藥在大宋已經應用廣泛,焰火鞭炮已經是常見物品,軍隊之中也早就在開始使用火器。
楊公鎮就有一家鞭炮作坊,前幾天買鞭炮的時候趙頎還進去觀看過,條件簡陋防火措施一塌糊涂,制作方法也很原始,用收購的廢紙手工包裝,火藥引線都和后世沒啥區別,唯獨就是火藥是從鄞縣一家火藥廠進貨,配方并不知曉,而且坊主還告訴趙頎,火藥配方朝廷嚴格保密,沒有許可私配火藥會被殺頭。
雖然配方和制作過程保密,但對趙頎來說,大宋火藥他也看不上眼,其實宋朝所謂的火藥用到硫磺、硝和炭之外,里面還經常夾雜有鐵渣、砒霜、香料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因此爆炸力并不強,甚至有時候是制成毒煙彈,就和煙花效果差不多,殺傷力幾乎為零,只能用來驚嚇和擾亂敵人的進攻而已,何況大宋的火藥三種主要成分的配比也非常混亂,遠沒有達到明朝晚期純黑火藥的威力。
因此雖然宋朝已經開始研發和使用火器,但規模都很小,在戰場上起到的作用也并不大,還遠遠沒有成為主導戰場勝敗的主要武器。
大宋唯一一次火器戰獲得成功,應該是黃天蕩之戰。
但也正是這次戰斗,讓金國人對火器產生了恐懼和極大的興趣,招募了北方大量漢族工匠進行研發,很快也高出了各種火器,甚至威力比大宋的還強,后來蒙古人干掉了金國,然后這些工匠和火藥配方以及火器制作方法落入蒙古人手中,蒙古人開始用火藥去征服西方,由此中國的火藥也傳播到了西方。
趙頎若是要大規模的制作火藥,那就必須去注冊一家正規的火藥廠,然后才能開工,但眼下他還不需要這樣做,只需要購買到硫磺、硝石自己就能夠在旁邊廢棄的磚窯之中自己配置一些。
而黑火藥的真正配方和比例,后世的互聯網上一搜一大把,眼下缺的不過是原料而已。
硫磺好說,鎮上的藥鋪就有賣,并不算貴,日本和南洋一些國家也將硫磺作為商品出口中國,這些硫磺也是大宋火藥原料的重要來源,但并沒有管控,想買隨時都能買到,但若是想大量購買就得提前向這些地方的商人訂購了,快則三五個月,慢則無期限,這些木船在大海上蕩啊蕩啊,說不定就沉了。
硝要稍微麻煩一些。
自然界廣泛存在硝石礦,但大多都是硝酸鈉,硝酸鉀因為具有強烈的不穩定性,很少會以礦石的方式存在,而且產地大多都在鹽堿很高的偏遠地方,非常不容易開采,因此購買也很麻煩,藥鋪有一些,但很少。
但老祖宗早就發現了可以從硝土中提煉火硝。
而硝土的來源就很廣泛了,糞坑、馬廄、廁所、豬圈,包括一些鹽堿重的地方,尤其是老墻根和和陰涼潮濕的山洞或者懸崖下面,都能找到白色的硝土結晶。
這些硝土里面亂七八糟的成分比較復雜,除開硝酸鉀外,還含有大量的鈣鎂鈉等金屬鹽雜質。
去掉雜質的方法就是把硝土用草木灰水沖洗后攪拌,加熱將鈣鎂等離子和草木灰中的碳酸根離子反應之后沉淀,過濾后留下來的融液繼續蒸發結晶,就會得到比較純凈的火硝了。
若是還有更加精確的溫控結晶設備,最后可以去除掉里面的氯化物制取純度非常高的硝酸鉀,但相對來說,黑火藥的威力也就那樣,制取更純凈的硝酸鉀還不如想辦法去制作硝化棉。
眼下要白手起家研發具有巨大殺傷力的火器,一切都要從零開始,而且還要偷偷摸摸才行,若是他研發大威力火器的消息透露出去,只怕會引起朝廷的關注,不是他不想把火器貢獻給朝廷,而是大宋目前的狀況非常混亂,沒辦法將這種火器嚴格保密,一旦落到蒙古人手中,他們借助北方漢人強大的研發制造能力,一樣很快就能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