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里面,找了兩根麻繩將籠子拴好之后丟進門前的池塘里面。
魚籠子是前幾天趙頎發現池塘里面有泥鰍,請劉老頭兒幫忙編的,身體細長像一個錐筒,筒口的竹篾倒折往內收進去,丫丫叉叉形成柵欄一樣,只要泥鰍小魚從筒口游進去,想出來就比較麻煩了,而且因為是錐筒狀,魚一直往前鉆,最后發現全都擠在了最尖端根本無法轉身,到時候把與簍子收起來拔掉底部的一個塞子就全部倒出來了。
在這個吃不起肉的狀態下,弄點兒泥鰍鱔魚打個牙祭還是很有必要,而且這種純野生的泥鰍鱔魚不光營養價值高,也非常美味,無論是干煸還是紅燒燉煮都好吃。
蔥姜大料,燉到爛熟,起鍋前放點兒紫蘇,熱氣騰騰香氣四溢,湯汁如綢……
嘶!
一想到純野生的泥鰍味道,趙頎都忍不住吸了一口口水。
下好魚簍之后,趙頎又提著竹籃和小鐵鏟出門。
村頭往北有一條小溪,是從楊公山里面流出來的,前幾天一場暴雨,導致溪水暴漲了,水退之后,小溪里面積留的淤泥野草樹枝都被沖刷的干干凈凈,入眼河灘上全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頭。
繼續閱讀!
七八頭牛在河灘的草地上悠閑的甩尾吃草,還有許多野鳥在牛群四周盤旋蹦跳爭搶從草叢中飛起的螞蚱和昆蟲。
幾個光屁股的男女孩童在一個溪水沖刷形成的小水潭里面游泳。
水潭闊不過七八丈,但水質清澈,數尺深的潭底一覽無余,各種顏色的石子隨著波紋蕩漾閃爍,看起來非常漂亮。
這些孩童大的不過七八歲,小的只有四五歲,此時都在水潭里面鉆進鉆出嬉戲打鬧,追逐里面的小魚或者潛入潭底摸一些好看的石子互相攀比。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婆坐在水潭不遠處的一棵大柳樹下正在縫補衣服。
“張太婆,您的腿腳好些沒有?”趙頎走到大樹下笑著問。
“原來是頎娃子,好多了好多了,你不是到鎮上做幫工去了嗎,怎么今天沒去?”張太婆放下針線高興的打招呼。
“這兩天比較清閑,今天就沒去,太婆知不知道附近河灘上哪里有白色的石頭或者砂子?”趙頎一邊說,眼睛一邊在河灘上逡巡。
“白色的石頭見過,河灘上到處都是,砂子更多了,你要找石頭,去問那幾個娃,他們天天在河灘上放牛,清楚地很!”
“太婆您忙,我去問問?”趙頎提著籃子鏟子就往不遠處的小水潭走去。
“小心走路,漲水之后石頭都是松的!”張太婆在后面提醒。
“欸,我會小心的!”
大宋很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