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記住,造冊的時候做兩份,一份實冊,給我們自己看,另一份虛冊,只做三千畝,這是給外人看的。”
“另外打圍的任務有些大,但不需要身強力壯的男人,你們可以就在大灣村附近召集一些婦孺老幼,砍一些荊棘雜木扎一下就行,不需要太仔細,工錢自然也可以低一些,一天一百文他們肯定也很滿意……”
“大郎,婦孺老幼感謝雜活兒,一天三五十文怕也是就夠了?”劉掌柜提醒說。
“呵呵,劉員外說的對,但我們這樣做也是收買人心,畢竟這地是大灣村的,我們發財,讓他們也能跟著喝點兒湯湯水水,甚至未來還要請一些他們村有頭有臉的人加入進來參與海港的管理和建設,這樣他們將來若是眼紅鬧事,也不會那么團結……”
趙頎頓了一下臉上的笑容平靜下來說:“還有就是,大灣村和茅灣村緊挨著,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若是我們兩個村以后能夠和睦相處,這才是最好的結局,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打的頭破血流終歸不是好事!”
“此言大善,我們做買賣也講一個和氣生財,能和大灣村和睦相處,以后海港才能平穩安定,大郎雖然年幼,但劉某越來越覺得你深藏不漏,這些話,怕是兩個村的村正都說不出來!”劉掌柜感慨無比的豎起一根大拇指稱贊。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您太過獎了,如若劉員外同意我的安排,那這件事便先這般定下來如何?”趙頎擺手謙虛的笑著說。
“好,就按大郎的安排,海港清丈之事你負責照看,我先回去召集人手和籌備錢財,只等丈量完畢,就能開始招募畫工畫出宣傳圖冊,盡量在半個月之后把這事落定!”劉員外急不可耐的站起來。
“行,這邊的事我會安排好,不過劉員外還得請一個信得過的賬房先生來管理開支賬簿!”趙頎也笑著站起來。
“如若大郎信得過劉某,我可以把質庫的賬房先調過來……”
“信得過信得過,如何信不過,您盡快安排過來,我這破窯放著兩萬貫銀錢,最近幾天都弄得我吃不好睡不好,等賬房先生過來清點之后,一起拉到你們質庫先存放起來,免得我操心,等楊三爺的兩萬貫也入賬之后,我們再坐下來商討一下具體的合同和股份,把契書都簽下來,到時候一個賬房肯定不行,還得多招一些人手組建一個財務室,并且還要對財務定時進行審計,免得出錯!”
“嗯,大郎這個提議非常好,財務最怕混亂不清,那我就先走了!”
幾句話說完,劉掌柜心急火燎的趕回去召集族人商討,目送劉掌柜的馬車離開之后,趙頎才把劉東、楊大元、楊大虎、二麻子和二毛都叫過來仔細交代清楚。
聽完之后一群人都一窩蜂散去。
大宋很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