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歐陽修、辛棄疾、蘇軾、王安石、司馬光、李清照、柳永、陸游、岳飛、包拯、朱熹、趙孟頫、黃庭堅、文天祥……
若是細細數來,怕是流傳千古的名人都能列出數百位來,這些人隨便拿出一個,都是令人油然恭敬之輩,他們的詩詞書畫,他們的傳說故事都能寫成厚厚一本傳記,然而在宋朝,他們卻都混跡在官場民間,過著普普通通甚至是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生活。
但眼下,這個時代終于要結束了。
如果沒有人去拉他一把,十多年之后,蒙古人的鐵騎將會踏遍華夏的五湖四海,錦繡江南,也將變成野蠻人的牧馬場,漢人徹底淪為奴隸。
但無論理想多么豐滿,摸起來多么柔軟,一切都要有自己的基礎。
眼下這灣小小的海港,就是趙頎拯救華夏的起航之地。
甚至趙頎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只想做一個玻璃罐子賠給別人而已,陰差陽錯之下竟然混成了一個房地產開發商,不得不說這就是大宋商業繁榮寬松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其他的朝代恐怕都不會如此簡單的成功。
繼續閱讀
“聿~”駕車的冬瓜一收韁繩,馬車穩穩的就停在了一群人旁邊。
圍觀者只以為又來了感興趣的房客,皆都沒有太過在意,而正在圈中講的口干舌燥的劉掌柜卻一下如同見到了救星一般撇下所有人大步走上來激動的說:“大郎你可終于回來了,這事還得你親自來做!”
“不急不急,方才我聽劉員外講的挺好!”趙頎笑著拱手打招呼。
“好啥,我都是趕鴨子上架,雖然都是按照你說的介紹,但總感覺有些說不清楚,還是你來吧!”劉掌柜一把抓住趙頎的胳膊直接就拖進人群之中。
“咦,這不是在三江口碼頭遇到的小哥么?”人群中有幾個從鄞縣趕過來的客商認出了趙頎。
“多謝各位前來捧場,我上午正是去靈橋碼頭宣傳小龍灣海港,自我介紹一下,小子趙頎,楊公鎮茅灣村人氏,這小龍灣海港就是由我和劉員外還有漕運司吏楊長山等人合伙投資興建的,可能大家先前也聽劉掌柜介紹過了,整個海港分做三期工程,總投資超過七十萬貫,建成之后將會形成十座新型碼頭和三十余座庫房的龐大規模,當然還有各種配套的客棧商鋪酒樓別墅等項目,諸位應該已經看過我們的宣傳單和規劃圖,建成之后幾乎會一模一樣,這些商產房產其中一部分我們會拿出來對外售賣,剩下一些會保留下來作為資產對外租賃……”
大宋很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