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聽說你和大元他們都商量好了?”
第二天中午時分,劉掌柜才坐著馬車滿臉疲倦的來工地。
“差不多,我們商量了一下,一起捐十五萬貫,不知劉員外回去商量的如何?”趙頎笑著點頭。
“這么多?”劉掌柜驚訝的一屁股坐在來,接過趙頎遞過來的茶水喝了一口接著說,“昨天回去召集家族各房主事和一些族叔長輩討論了大半夜,吵吵嚷嚷把我的頭都快吵炸了,但也沒商量出來一個接結果,今天早上還沒起床又一群人跑我家里來接著吵,弄得我覺都沒睡好!”
“劉員外家大業大,人多嘴雜爭吵討論也在情理之中,這件事不急,再過一兩個月也還來得及!”趙頎趕緊安慰說。
“唉,以前覺得家大業大是好事,但最近我倒覺得家里人多了也麻煩,能干事的沒幾個,但一聽說分錢,一個個全都爭先恐后的跳出來搶,昨天晚上我苦口婆心說到半夜,也只有寥寥幾個長輩同意捐款……”劉掌柜郁悶的搖頭嘆氣。
“有幾個族中長輩支持,也算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說明你們老劉家還沒完全忘記當年背井離鄉的痛苦,蒙古人可比金國人更野蠻,這次若是沒有眾志成城之決心,慶元府這份基業也保不住啊!”趙頎也跟著苦笑搖頭。
“大郎說的自然有理,我也是這般勸說,還好,方才好說歹說,最終大家都還是同意了,讓我酌情處置但不能太多,既然大郎你們捐了十五萬貫,我們捐的太少也過意不去,但捐的太多我回去肯定又會被吵的不得安生,這樣吧,我代表劉氏一起捐三萬貫,你看如何?”
“行,三萬貫已經很多了,到時候我也會把你們捐贈的數目寫信呈送崇國公,等將來戰爭結束,崇國公自然不會忘記劉氏的義舉!”趙頎滿臉笑容的拱手道謝。
“慚愧慚愧,劉某在此就多謝大郎了!”劉掌柜有些臉紅的還禮。
劉掌柜的捐款落實下來,趙頎也松了一口氣,雖然沒有達到楊大虎等人預期的二十萬貫,但十八萬貫也已經相當可觀了。
不過在這件事上也完全可以看出,富人階層的確不如普通民眾階層愛國。
楊大元楊大虎二麻子二毛等人除開小龍灣的股份之外,可以說就是當前大宋最底層的百姓,但在捐款上幾乎都沒有太多猶豫,跟著趙頎幾萬貫直接捐了出來,但劉氏掌控著數十萬貫的家族財富,還有五百多畝農田的義莊,每年收入也是以十萬貫記,但在捐款上卻摳門的不得了。
雖然都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地主家也沒余糧,但這件事還是讓趙頎看到了劉家的眼光和格局,以后再有更大的買賣,趙頎需要另外尋找新的、更有愛國情懷和遠大目光的伙伴才行。
要從蒙古人的手中挽救大宋,或者說是挽救華夏不至于淪落成為異族的牧馬之地,他必須招攬一批擁有愛國情懷的仁人志士,而不能全都是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的商人。
劉家可以合作,但眼界太低,以后合作的方面將會很有限。
更何況以南宋朝廷的尿性,自己將來極大可能要硬剛蒙古人,那就必須要拿出穿越者的殺手锏,造槍造炮造戰艦往工業文明推進,即便是趕走了蒙古人,最后說不定還要和南宋朝廷兵戎相見,要造反,那就還要籠絡更多高端人才,劉家這種小商業家族格局太小,到時候完全無法合作。
而經過這件事,趙頎感覺自己也更加成熟了一些。
所有的事總不會都靠一腔熱血就能成功。
無論商場還是戰場,利益永遠都是擺在第一位的,越是有錢人,位置越是高的人,越是會去仔細斟酌權衡其中的利益。
劉家的表現讓他略微有些失望,甚至感覺有些鼠目寸光,他們的眼光就只有那么一寸兩寸遠,在敵人的屠刀沒有落到自己眼前的時